近日在北京舉行的“新中國輿論學研究三十年”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中心聯合搜狗輸入法大數據團隊共同發布了《中國網民的信息生產及情感價值結構演變報告》。基于搜狗輸入法的輸入熱度,報告通過對近年來一系列輸入數據的統計,展現出我國網民在公私領域及特殊群體、社會關系中的社會觀念變遷。
報告顯示,在行為層面,2006年至2016年10年間,我國網民日均打字總數達350億之多,年均打字總數達到127750億字。其中,22點睡前階段是網民全天打字最活躍的時段,社交類網站(App)以超過九成的比例,占據網民經常登錄的網站或App中的最大份額。在內容層面,女性比較熱衷于使用表情符號,關注娛樂與情感方面的資訊,而男性更傾向于社政資訊。過往5年間,“直播、發紅包、刷屏”成為網民涉及度最高的網絡行為。根據社交、工作、游戲以及購物等不同話語場景,網民的輸入表現也各不相同,網民在微信、QQ等社交場景中的活躍度最高,微博平臺則主要呈現出圍觀瀏覽的特點。
此外,報告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的熱度和趨勢,也為社會學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據統計,近5年來,我國網民提及度最高的3個社會問題依次是:教育問題(41.64%)、勞動就業問題(15.81%)、食品安全問題(12.28%),其次是人口、物價、誠信、房價等問題,基本涵蓋了社會問題的主要方面。對于特殊人群的行為差異,報告也指出,相比于男性喜歡購買IT產品,女性更熱衷于購買服裝和化妝品,其購物頻率遠高于男性。在不同年齡層的網絡行為比較中,“00后”最為熱衷休閑娛樂和社交功能,“90后”的主要網絡行為是社交和娛樂,而“80后”主要上網查找資料、看新聞等,“70后”的網絡行為則實用目的性更強。
據搜狗CTO楊洪濤介紹,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創新理念的逐漸深入,輸入法也在不斷完善各項功能以及服務,未來,搜狗輸入法將集中在人工智能領域,通過引入大數據,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向自動問答和智能回復發展,打造更自然的人機交互模式。(周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