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由中華書局主辦的《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作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該叢刊收錄散佚海外的珍稀中醫古籍427種,包括宋版8部、元版11部、明版214部、清版40部等,多為國內已經失傳或存藏極少的珍稀版本。中華書局將之影印出版,成書403冊。
“中醫古籍作為記錄我國傳統醫學理論和診療經驗的載體,在歷史上以各種形式走出國門,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現象。時移世易,散佚海外的中醫古籍很多在國內現已失傳或瀕臨失傳。因此,將其復制回歸并整理出版成為幾代中醫研究者、文獻專家的心愿。”《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主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鄭金生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鄭金生與團隊成員先后赴日本、德國、法國等國進行文獻調查,歷時20余年,基本摸清了海外中醫古籍存藏情況,并復制回歸大量散佚海外的古醫籍,《海外中醫珍善本古籍叢刊》即是該團隊多年工作成果的集中展現。
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中國出版集團、國家圖書館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充分肯定該叢刊對中醫藥文獻的發掘和整理、中醫藥理論的研究和應用、中醫藥診療經驗的傳承和弘揚等的重大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感慨中醫的寶貝回家了,稱該書是當代海外漢籍回歸工作取得的示范性成果。(張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