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2015年3月27日)
文藝評論工作是文化藝術創造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各級宣傳文化戰線的同志以及文學藝術家應該懂得和掌握的一門基本知識。它不僅對文學、影視、戲劇、書法等文藝作品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也對當今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黨歷來重視和研究文藝評論工作,特別是在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就文藝評論工作專門作了重要指示,他在講話中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文藝評論工作,運用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觀點評判和鑒賞作品,倡導說真話、講道理,營造開展文藝批評的良好氛圍。
文藝評論對文化產業究竟有哪些作用和影響?首先要弄懂文藝評論和文化產業兩個概念所涉及的大致內容。文藝評論從狹義上講主要是指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堅持文藝的“雙百”方針,追蹤和研究當前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研究的態勢,研究文藝創作和理論研究的成就和不足,推動文藝創作和理論建設的健康發展。在當今的文藝評論應用中,不單是對文學作品的研究和評判,它還廣泛涉及到書畫、電影、廣播劇、電視劇、戲曲、歌曲等更廣泛的評論。而文化產業中包括相當一部分的影視精品的生產創作恰恰與這些文藝評論在同一個范疇,特別是中宣部、省、市近幾年來圍繞 “五個一工程”的實施和評比,都與文藝評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如何運用文藝評論來指導文化產業發展工作,筆者以為要從申報單位、審核部門、審批領導、項目實施四個環節中注重用文藝評論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讓文藝評論全程參與文化產業項目的申報過程,發揮文藝評論的監督作用,當好文化產業項目良性發展的參謀,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以及科學性、指導性、規范化和實用性。
項目申報單位要用文藝評論的眼光來篩選申報文化產業項目。
項目單位所申報的文化產業項目能否順利通過各級的重重審批關口,在某一個項目申報的初期,就要深入研究項目的可行性。項目的可行性包括你所申報的項目是否在全市全省或全國范圍有影響力,是否對一地區的文化產業發展有影響力,投資的額度是多少,如果是文藝作品,就要看將來社會的關注度如何,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效益,是不是你所創作的文藝作品做到了“三貼近”,有沒有生活氣息和被大眾所接受,有沒有用批評家的眼光全面審視了你的作品,如果你的企業有這方面的人才,應該聽聽這些文藝評論家們的意見或建議,那么你的項目被扶持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不在項目質量上下功夫,而想走捷徑,肯定是行不通的。還有,在項目申報的資料中,對項目的推介,同樣要具備文藝評論的精準語言來升華和定位,用文藝評論中推介性的評論手法也同樣讓你所申報的項目出彩,你的申報項目就會高人一等,被批準的可能性才會更大些。
審核單位要以文藝評論的標準來把關申報的文化產業項目。
項目的審核單位要具備一定的文藝評論水平,要用文學藝術眼光來對待下級上報的項目。如果不能用文藝評論的高標準來衡量項目,那么所扶持的項目可能就會缺少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要想當個稱職的項目把關者,就得平時多加強這方面的學習,除了向有經驗的文藝專家學習,還可以訂閱一些評論性雜志加強學習,只有具備了這方面的知識,對待上報的項目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好中選優、優中選精,才能真正履行好做文化產業“守門員”的職責,為部門領導和一個地區的文藝精品創作搭建更高的平臺,提高文藝創作的整體水平。
宣傳文化財政等部門領導要站在文藝評論家的高度來審批文化產業項目。
作為項目的把關審批領導,宣傳文化部門和財政部門的領導更應加強對文藝評論的研究和重視,項目審批,不能光是宣傳文化部門的事,財政部門一旦有了文藝家的眼光和水準,勢必也能提高對項目的審批質量,對一些一時不能確定是否扶持的項目存疑時,便可與宣傳部門的領導會商,以文藝評論家的標準看項目是否有審批的必要。
實施單位要善于聽取文藝評論家的意見或建議落實好文化產業項目。
項目審批之后,關鍵是抓好落實—落實好才是一個項目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在落實的過程中,項目單位可以邀請當地有知名度的文藝評論家或作家給項目當顧問,在落實項目中改進,以期達到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任何一個項目要做到善始善終并且高質量地完成結項,既有項目落實單位的目光和知識面的局限性,也有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致使在落實過程中遇到各種困難,能夠聽取文藝評論的建議和意見,對推動項目順利進展,有益無害。如果有一批文藝評論家當參謀,對于項目的績效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文藝評論對文化產業項目的影響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它在文化產業項目立項前、審批中和后面的抓落實中都有一定的指導和幫助意義,積極倡導各級各部門領導學習一些文藝評論知識,嚴格按照習總書記對文藝評論工作的要求和重視,把文化產業項目做實做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實在的精神食糧才是我們文化工作者和各部門從事文化工作同志的重要價值體現。
責任編輯:
更多中國文藝評論動態,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中國文藝評論網(http://www.zgwyp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