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MONDAY·11.14
【展覽】天下為公大道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型館藏文物展
(國家博物館 11.08~12.04)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之際,國家博物館精選326件館藏文物和珍貴歷史照片,通過展示孫中山的墨跡手稿、重要文件、宣言、為革命籌款、演講錄音、委任書狀等珍貴文物,反映他為推翻封建帝制開創共和的歷史貢獻,以及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偉大歷史轉變。同時,展覽還通過法書墨跡、重要遺物、珍貴留影等,展現孫中山的精彩人生。
【綜藝】《耳邊瘋》
(騰訊視頻 20:00)看過《謝天謝地你來啦》的觀眾一定記得,在這檔喜劇表演類節目里,臺上演員必須根據幕后導演的指令,來完成各種啼笑皆非的任務。《耳邊瘋》玩的也是這個路數,每期嘉賓分為兩組,一組號稱“煽瘋團”,在遙控車里發號施令,而另一組則戴上耳機深入健身房、女生宿舍等“學校重地”,聽從遙控車里的指令,開始整蠱。首期節目被整蠱的就是撒貝寧,會滿足你玩壞小撒的訴求。
【電視】紀錄片《穿越海上絲綢之路》
(央視4套 11.14~11.18、11.21~11.23 23:00)“絲路”是最近兩年紀錄片的熱門題材,這部紀錄片的導演顧筠可是大有來頭,曾執導北京奧運會官方電影《永恒之火》。該片以依托32個人物故事的記錄方式,通過《尋路》《家承》《原鄉》《連枝》《薪傳》《問道》《脈縷》《輪回》8個篇章,既梳理了從漢唐以來長達兩千年的古代絲綢之路,也講述了發生在當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新書】《杜拉斯談杜拉斯:懸而未決的激情》作者:莉奧波狄娜
(人文/訪談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本書是意大利女記者莉奧波狄娜對法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采訪錄。訪談貫穿了杜拉斯的童年生涯、少年成長、巴黎歲月,直至后來的創作生涯。書中杜拉斯還同莉奧波狄娜探討了文學、電影和戲劇以及兩性關系等話題,并對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大家如薩特、加繆等,進行了趣味盎然的點評。
【講座】鳳凰網讀書會221期“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惡”
(海淀區海淀圖書城言幾又書店 19:00—21:00)通過對40個左右的納粹(其中29個納粹醫生)和80個納粹受害者(其中40個成為納粹的醫學助手)的訪談,《納粹醫生:醫學屠殺與種族滅絕心理學》的作者試圖進入納粹醫生的心理世界。當一個人“脫下”作為個體的自我,“穿上”他者的身份,并隱身于集體的庇護,作惡是不是就變得輕松自如?為什么普通人會變得邪惡?雷頤、劉蘇里、胡紫微將就此展開熱議。
星期二·TUESDAY·11.15
【古典】以色列艾娜·弗特爵士鋼琴三重奏音樂會
(中山公園音樂堂)以色列爵士女鋼琴家艾娜·弗特從小就表現出即興演奏才能,但直到十七八歲以后,才領略到爵士樂的深度。隨后她赴美求學,并展開音樂創作。古典樂和爵士樂給了她無限的創造力,首張原創專輯《剝落》就廣受贊譽。于是,她成立了這支樂隊,一晃十年,琴聲依舊美妙。
【舞蹈】TAP FACTORY《踢踏工廠》
(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 11.15~11.19)踢踏舞與打擊樂、嘻哈、喜劇及雜技等相結合,將碰撞出什么效果?《踢踏工廠》誕生于里斯本,但與傳統的葡萄牙表演藝術毫不相干,是一臺融合了各地表演藝術的現代舞臺節目,帶有強烈的都市氣息和節奏感。今年,又有兩位踢踏舞世界冠軍加入到巡演隊伍中。
【戲劇】《麥克白斯》導演:雷國華
(國家大劇院·戲劇場)這是春華秋實系列演出的劇目之一。《麥克白斯》(又譯《麥克白》)是莎翁“四大悲劇”之一,上海藝術中心導演雷國華改編的這個版本貫穿了現代主義精神,舞臺宏大,且融合了黑與紅的色彩元素,將殘酷的環境氛圍發揮到極致,讓人在震撼與思考中目睹英雄的誕生與毀滅。
【話劇】國家話劇院《北京法源寺》 導演:田沁鑫主演:奚美娟、周杰
(國話劇場·大劇場11.15~11.21)根據李敖同名小說改編,以最具戲劇沖突的10天,濃縮1888年到1927年之間,康有為、梁啟超、光緒等求變圖新的努力。北京法源寺內,生死、鬼神、僧俗、朝野、家國、君臣、忠奸、公私、情理、去留等冶于一爐。劇中,奚美娟出演慈禧,周杰飾演光緒,方旭出演康有為,賈一平飾演譚嗣同,重現那一段波譎云詭的歷史。
【新書】《世界那么大,純屬撐的》作者:王小柔
(文學/隨筆 世紀文景)世界那么大,有人奮不顧身跳火坑,有人已經悔得腸青看月明,這些偽裝出來的人生在她的痛快淋漓、一針見血的趣評下,透露著悲喜。王小柔以其天津式的幽默,捕捉生活里的妖蛾子,調侃并深入剖析時下最流行的現象,一針見血解讀現代都市生活的附庸風雅。
星期三·WED·11.16
【劇集】《相愛穿梭千年2》
(湖南衛視)這部劇講述紈绔富二代回到了1936年的舊上海,傳奇廚師卻來到了2016,倆人互相帶著對方的身份和命運交換穿越了80年,進而引發一系列故事。其中,穿插著傳家寶的秘密、愛與恨的糾葛。偶像派魏大勛在劇中分飾富二代和傳奇廚師,極為考驗演技。魏大勛的演繹,年輕觀眾會買賬嗎?
【話劇】英國TNT劇院原版莎翁經典話劇《馴悍記》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如論講堂)這是莎翁最著名的喜劇,探索了兩性關系、愛情和金錢觀。TNT劇院從2000年開始編創莎士比亞作品,迄今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演出多部莎翁作品1000余場。這個版本忠實原著,獨特的莎式對白、無傷大雅的情色笑話和英式幽默交織,使整劇充滿笑點。
【話劇】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話劇《二馬》
(首都劇場 11.16~11.17)一篇北平與倫敦的嬉笑故事,一出傲慢與偏見的中西演繹,1929年身處英國的老舍,創作了小說《二馬》。87年后,這部老舍早期的經典首次被改編成話劇。該劇的編劇兼導演方旭從老舍的嬉笑怒罵中看出人生的悲涼,從中西愛情的碰撞中,瞥見了人際情感中永存的傲慢與偏見。
【舞蹈】“中國夢”青年舞蹈編導創作扶持與成果展演
(國家大劇院·小劇場 11.16~11.20)青年舞蹈人才培育計劃是由中國舞蹈家協會發起,針對青年舞蹈人才給予重點培養、支持的項目。今年,王圳冰的《遙遙南水》、宋欣欣的《我和媽媽》、王家明的《八零冷狂歡》、李超的《你好陌生》、楊暢的《遇見日子》,分別探索夢境、愛、焦慮等主題,在舞臺上有精彩表現。
【電影】《夜魔附身》導演:阿希姆·博爾哈克
(恐怖/懸疑 MOMA百老匯電影中心 18:40)本周百老匯電影中心有中國第四屆德國電影節的展映,7部德國當代新作將和國內觀眾見面。這部恐怖片講的是一個天天泡夜店的少女有一天發現自己被一個怪物纏上了。夜店、叛逆少女、怪物,這些元素綜合在一起,讓影片風格妖艷,充滿實驗色彩。
【電影】《芳香之旅》 導演:章家瑞主演:張靜初 范偉
(劇情 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2號廳 18:30)范偉老師今年作品大豐收,《我不是潘金蓮》《一句頂一萬句》《不成問題的問題》中都有精彩表演,這部《芳香之旅》則是他突破喜劇表演風格的一部作品。片中,他和張靜初飾演的女主角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了一段復雜的感情糾葛,影片從愛情入手,更多的是對時代的回憶與思考。
星期四·TUESDAY·11.17
【電影】《東北偏北》導演:張秉堅
(喜劇/懸疑 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2號廳 18:30)片名簡單粗暴地致敬希區柯克的《西北偏北》,劇情自然也是一個懸疑故事,而且是根據上世紀70年代震動京城的“雙橋老流氓”真實案件改編而成的。但導演將故事發生地搬到了東北,從而賦予影片濃郁的黑土地風格,還有東北人特有的喜劇感,抓流氓的過程相當有喜感。
【話劇】蒂姆羅賓斯喜劇作品《自由之路》
(北京喜劇院 11.17~11.20)看過《肖申克的救贖》的同學請舉手!其實,主演蒂姆羅賓斯多年來還活躍在舞臺上。劇中,一群搗蛋鬼演員與戲劇教授的辯論,他們對于喜劇認識的分歧,演變成了一場關于喜劇靈魂的爭論。全劇以意大利即興喜劇詼諧幽默的形式呈現,又不乏探討藝術真諦的嚴肅深刻。
【美術】此中有真趣——紀念陳半丁誕辰140周年藝術展
(中國美術館 11.10~11.20)聽說過陳半丁的人并不多,不過,作為20世紀北京畫壇領軍人物,其繪畫技法當與齊白石在伯仲之間。在其誕辰140周年之際,本次展覽以200件左右陳半丁書、畫、印作品,呈現其精彩的藝術世界。作為京津畫派代表人物之一,陳半丁的藝術既有海派之淵源,又有明清諸家的藝術潤澤,創作的花鳥、山水兼善,尤以大寫意花卉最為著名。
【新書】《巨嬰國》作者:武志紅
(社科/心理浙江人民出版社)武志紅有一個觀點,即我們90%的愛與痛,都和一個基本事實有關——大多數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嬰兒。這樣的成年人是巨嬰,而這樣的國家是巨嬰國。以“巨嬰”和“巨嬰國”的概念再來解讀當下的人心、國民性及社會,問題變得清晰可見。本書以顯微鏡式的微細與精確,呈現出了人性心理的角角落落。
星期五·FRIDAY·11.18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 導演:馮小剛 主演: 范冰冰 郭濤 大鵬 張嘉譯 于和偉張譯
(劇情/喜劇今起公映)盼望著,盼望著,圓形畫幅的《我不是潘金蓮》終于來了。這也是11月第二部改編自劉震云小說的電影。故事很簡單,就是講一個被丈夫污蔑為“潘金蓮”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訴中,堅持不懈為自己討公道的經歷。片里出現了法院院長、縣長、市長、省領導甚至中央大領導。馮導怎么拍這些領導呢?藝綻君只能表示,尺度相當大,大家都看得心領神會。范冰冰作為片中唯一的女主演,和一眾實力男演員飆戲。或許,她由花瓶變實力派,就靠這部片了。
【電影】《勇士之門》 主演:趙又廷 倪妮 吳鎮宇
(動作/奇幻/冒險今起公映)一部為中國演員量身定制的中法合拍片,故事劇情可以參考之前成龍領著劉亦菲等人演的《功夫之王》,無非就是幾個人組成冒險小隊,一路打小怪,最后打大boss。那這部片的看點是什么呢?特效?還是倪妮的美艷?
【電影】《阿拉丁與神燈》
(喜劇/愛情今起公映)作為法國本土票房冠軍,《阿拉丁與神燈》講述了普通青年阿拉丁偶然得到一只神燈,滑動解鎖即可召喚燈神滿足他的愿望,正當他以為可以開始享受人生時,卻被邪惡的宰相和巫師帶入了一場“公主爭奪戰”中。普通青年逆襲成王子,再加上法式廣場舞、密室逃脫、極限蹦極等元素,法國人硬是把童話故事變成了無厘頭的爆笑喜劇。
【流行】咪咕音樂現場北京站郁可唯專場
(糖果TANGO 20:00)說郁可唯是2009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全國第四名,可能有點遙遠。但要說她唱了郭敬明執導的電影《小時代》的官方宣傳曲《時間煮雨》,那你就應該有印象了。電視劇《古劍奇譚》里的《遠方》也是她唱的呦~想想看,她還真唱了不少好聽的影視歌曲。
【流行】陳粒小夢大半2016巡回演唱會—北京站
(北展劇場)民謠青年們,你們心中的世間奇女子來了!作為國內獨立音樂人、唱作人,這位姑娘從未受過系統的音樂訓練,卻在作曲上創造力非凡,包攬自己所有歌曲的音樂創作,不僅產量大還風格獨特。沒聽過的小伙伴,快去搜《奇妙能力歌》感受一下!
【流行】“微小相見”張楚2016全國巡回演唱會—北京站
(世紀劇院)喜愛搖滾樂的人們,聽到張楚這個名字,就能喚起無數回憶吧。經歷過中國樂壇十幾年沉浮的他,現在卻不想對過去回顧、評論太多。重整姿態,全新上陣,這一次,他捧著自己的新專輯,也是他的第四張全新創作專輯登臺。或許可以帶著一顆懷舊的心,來聽聽張楚最新的歌。
【話劇】以色列蓋謝爾劇院《鄉村》
(保利劇院 11.18~11.19)蓋謝爾劇院自2012年至今連年訪華,每次演出無不掀起京城話劇熱潮,《唐璜》《耶路撒冷之鴿》和《鄉村》等讓觀眾得以窺見以色列人的情感。《鄉村》誕生于20年前,當年即獲以色列戲劇大獎的最佳導演、最佳演員及最佳劇目等獎項,講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色列一個小村莊的一系列故事。去年,該劇曾來京演出,一票難求哦。
【舞臺劇】多媒體3D舞臺劇《盜墓筆記III:云頂天宮》
(天橋劇場 11.18~11.20)從西沙海底墓逃出后,吳邪得到三叔的指示前往長白山。鐵三角與潘子再度集結,聯合老九門的陳皮阿四一行人前往云頂天宮。昆侖胎、墻串子、百足神龍等前所未見的怪異事物接連出現,藏尸閣、排道、火山口、門殿、殉葬渠等詭異恐怖之所危險叢生。這部舞臺劇集結了前兩部的原班人馬,錦輝傳播-創戲劇工作室與南派三叔再度攜手制造舞臺奇幻。
【舞蹈】張繼剛作品《千手觀音》
(國家大劇院·歌劇院 11.18~11.20)2005年央視春晚上8分鐘的舞蹈,讓《千手觀音》題材舞蹈一炮而紅;2011年,8分鐘表演變為90分鐘舞劇登臺國家大劇院。此番歸來,12個舞段中,最令人期待的是結尾的《千手千眼》,上百名觀音形象的舞者在舞臺上密匝匝疊躺在一起,每一次集體動作都形成獨特的幾何圖案,仿佛是計算機在舞臺上作畫。
星期六·SATURDAY·11.19
【電影】《盲山》導演:李楊
(劇情中國電影資料館·小西天2號廳16:30)李楊導演的“盲”三部曲《盲井》《盲山》《盲·道》,都是以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反映社會現實問題和邊緣群體的真實生活,殘酷卻時刻警醒我們所有人。這部《盲山》關注貧困山區的拐賣婦女問題,看完讓人壓抑,但導演表示,現實比電影還要慘。
【流行】“人間精品起來嗨”大張偉巡回演唱會
(工人體育館)大張偉最近真是火得不要不要的,各種綜藝節目,音樂的、健身的、脫口秀的……哪哪都有他!不開心的時候聽聽他的“洗刷刷”,再看看他骨骼清奇的表演,真是神清氣爽上下通透——神奇的大老師都給自己定位為“人間精品”了,你們這些凡人,還不去朝拜一下?
【舞蹈】美國保羅·泰勒舞蹈團《保羅·泰勒現代舞經典舞集》
(國家大劇院·戲劇場 11.19 ~11.20)這支美國老牌現代舞勁旅今年已62歲高齡,可只在2001年和2007年來過中國兩次。此番第三次前來,經典作品如《海濱廣場》《春之祭·排演場》,還有創作于美國9·11恐怖襲擊后的《普羅米修斯之火》,以舞蹈形式展現了那一歷史時刻的救援場景以及人道主義精神。
【展覽】城·象—李象群藝術展
(故宮博物院建福宮 11.11~11.26)李象群是國內當代雕塑藝術界的領軍人物,作品在國際上屢獲大獎。本次展出作品都與歷史題材有關,《大紫禁城》以解構的方式重建“紫禁城”,讓人感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而在《元四家》和《東坡》中,他更是用寫意的方式來探討中國傳統文人精神的當下表達。
星期日·SUNDAY·11.20
【古典】音樂人生——何塞·卡雷拉斯世界告別巡演
(保利劇院)何塞·卡雷拉斯就是與帕瓦羅蒂、多明戈并稱的第三個“三高”啦,因為唱法富有抒情性,被稱為“抒情王子”。1987年的夏天,他被診斷患有白血病,與病魔抗爭兩年后,以過人的生命力擺脫了死亡的魔爪重返舞臺,成為奇跡。如今,七十高齡的卡雷拉斯真的要告別了,還邀請了李云迪加盟,“三高”+“鋼琴王子”,一定火花四射。
【古典】穆洛娃與古拜占庭室內樂團音樂會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聆聽穆洛娃演奏的巴赫,是你所能體驗的最棒的一件事。”現在,讓你感受到最棒體驗的機會來啦!剛剛在卡內基音樂廳上演4首巴赫協奏曲的穆洛娃,調整曲目來到北京,除了3首協奏曲,還加入一首變奏曲,還有維瓦爾第的協奏曲和奏鳴曲呦,有沒有感覺賺到了?
【新書】《星際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檔案》
(社科/科普世紀文景)發射于1977年的“旅行者號”行星探測器,是NASA歷史上最著名的項目之一,攜帶了一張堪稱地球檔案的唱片。當時幾位各個領域的天才們,嘗試從宇宙的尺度上篩選人類的信息,制作出外星生命能夠讀懂的信息形式。最終,唱片收錄了55種人類語言向外星生命發出的問候(來自中國的有4種)、90分鐘的各國音樂錄音(代表中國的是古琴名曲《高山流水》)、118種表現地球與人類的照片等,在書中均可看到和聽到。
(文學/小說未讀)電影《烏云背后的幸福線》原著作者馬修·奎克的2015年新作,講述婚姻遭背叛的女主角波西婭重返家鄉,再次遇見曾經的恩師內特,幫他重拾希望、放棄自殺念頭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暗戀自己多年的好男人查克,接觸到了他特殊的家庭,由此得以再次審視愛情和婚姻。“生活中沒有低谷,失敗是生命意味深長的禮物”,這是作者想要傳達的力量。
【展覽】“空間協商:沒想到你是這樣的”第三屆CAFAM雙年展
(中央美院美術館 11.09~ 2017.01.08)近些年,圍繞雙年展的架構爭議不少,本次展覽試圖提供一種全新的展陳實驗模式——不設策展人,任何個人、小組都可以藝術家的名義提交未在任何空間實現過的方案。作品是否令人驚訝得掉下巴,展場里見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