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寧市委宣傳部 孫華嶼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經濟的晴雨表,社會的穩定器。“只有就業穩了、人心穩了,社會才會穩。”近年來,我區就業情況總體穩定,這與我國就業形勢基本面一致,為我區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空間。如何保持我區就業良好態勢,穩住就業“底盤”,關鍵在于拓展就業空間、提升就業能力、優化就業環境。
拓展就業空間。充分發揮當前經濟規模韌勁優勢,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實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穩就業之間的平衡。全面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特色優勢農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有效穩定存量用工基數。積極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嫁接信息與互聯網技術所形成的新企業、商業乃至產業組織新形態,支持和鼓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著力創造新增用工需求,挖掘新就業增長點。
提升就業能力。推動人力資源供給側改革,順應產業升級新趨勢,優化勞動力結構、素質和效能,釋放人力資本紅利,著力解決“用工荒”與“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優化培訓項目和方式,開展“短平快”“跟著市場轉”的上崗培訓,提高勞動力供需匹配度。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加快推進國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大力開展針對農民工的外出就業技能培訓、技能提升培訓和就地就近創業培訓,織牢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的“經緯線”。大力實施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計劃,落實對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政策,著力提高其勞動技能水平,實現有能力就業、高質量就業。
優化就業環境。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扎實有序推進就業領域各項改革,以深化改革激發就業潛力與活力。加強財稅、金融、投資、貿易等經濟政策與就業創業政策的銜接配套,形成有利于就業創業的政策環境。以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創業“引力波”,積極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快制定實施縣級以上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標準和辦法,推進就業創業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專業化。依托全區統一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公共就業服務業務應用系統建設,精準推送供需信息,完善就業管理服務,促進信息共建共享,提高勞動力市場流動效率。綜合大數據分析應用,科學研判就業形勢,及時發布失業監測預警信息,有效防范和化解潛在就業風險,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