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欣
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
全區各單位部門精心部署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工作
找準問題嚴問責 確保治理見實效
本報訊自2月23日河東區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全區各單位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將專項治理與激勵黨員干部、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相結合,用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治庸治懶治無為,以強烈的政治擔當、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精心部署、嚴肅問責,確保專項治理見實效。
“作為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我們將認真履行職責,敢于亮劍出擊、較真碰硬,堅決查處不作為、不擔當問題,以‘鐵’的紀律維護‘鐵’的權威。”區紀委副書記高天庚表示,區紀委將通過明察暗訪、舉報平臺和社會監督,拓寬監督渠道,形成監督合力;全面梳理排查問題線索,加大督辦力度,提高執紀審查的質量;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聚焦13類重點整治的問題,發現一起,從嚴查處一起;強化通報曝光,對典型問題一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問責一人、曝光一個、教育一片、警示一方;將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納入區委巡察,逐級傳導壓力、落實責任,推動專項治理有效開展;會同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采取重點檢查、隨機抽查等方式,督促各黨(工)委、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力促問題整改。
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牛麗慧認為,組織部門作為管黨治黨的職能部門,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雷厲風行抓落實,促進專項治理落地見效。在加強思想教育引導上出實招,積極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強化干部教育培訓,提升黨員干部想為愿為敢為的境界和能力;在用好考核評價“指揮棒”上出實招,通過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績效考評、督查檢查、巡視巡察等,加大對“庸懶散”行為的整治力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在推動干部管理監督上出實招,出臺《河東區處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分析研判實施辦法》,做好綜合分析研判程序設計、模塊設計和結果應用,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干部監督工作的若干意見》,實現監督常態化;在抓住“關鍵少數”上出實招,強化對“一把手”的管理監督,加強對《準則》《條例》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層層傳導壓力,強化對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切實解決“上熱中溫下冷”問題,示范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在打贏“四個攻堅戰”中干事創業、奮發有為。
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存召表示,開展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項治理,是營造干事創業強大氣場、激發各級干部擔當盡責的重要舉措,宣傳部承擔著專項治理的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河東新聞》和《今日河東》將全面啟動專項治理工作宣傳報道,臺、報開設‘開展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專欄,及時進行動態報道,引導全區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迅速行動起來。”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存召說,臺、報還將開展專項治理工作進程性宣傳報道,通過消息、言論、綜述、圖片等多種形式,開展集中宣傳。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利用《今日頭條號——金貿河東》、微信公眾號“盯東”以及“河東政務網”平臺,及時推送專項治理工作的進展和典型經驗、理論文章以及評論、言論、專訪等。臺、報還將開設《不作為不擔當問題曝光臺》,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和驚醒震懾作用。“我們還將扎實做好宣傳系統不作為不擔當專項治理工作,努力以敢擔當、勇作為的形象為河東區營造良好輿論環境做出我們的貢獻。”
“區政府辦督查室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以雷厲風行抓落實為己任,把落實壓力傳導到每一個承擔重點工作任務的責任主體、貫穿到重點工作任務實施的全過程,確保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要求貫徹落實、落地見效。”區政府督查室主任劉偉健說:“區政府督查室將針對河東區20項民心工程、區政府85項重點任務下發督查通知、按月分解任務、明確完成時限、建立任務臺賬,每月組織督查通報,實行掛牌督辦和銷號管理。建立督查協調協助聯動制度,采取召集會議、現場查驗等形式,擇機、擇重點開展專項督查,堅持到工作第一線,通過跟蹤督辦切實掌握實際情況。真正將群眾是否滿意、問題是否得到解決與督查工作的考核標準形成緊密結合,了解真實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確保督查工作發現問題準、解決辦法實。重點督查各問題處理是否超時限,是否存在不作為、不擔當行為。對進展遲緩、效果不好、落實不力的,第一時間掌握實情,推動整改,加快進度,確保如期完成各項任務。”(劉欣)
東新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樹喬說:“東新街道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區委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整治“標靶”,將專項整治工作與激勵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相結合,與改善社區環境面貌相結合,與提升群眾滿意度相結合,做到懲戒問責與保護激勵相統一,著力營造公道正派、擔當作為、敢抓敢管、一心為民的創業干事氛圍。”據了解,東新街道將“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專項治理”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內容,突出宣傳教育、學用結合、警示誡勉“三個關鍵”;健全征求群眾意見、開展專題研討、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制作效果手冊“五個環節”;實現專項治理與長效管理、隊伍建設、促進街域發展“三個結合”。緊緊圍繞街道民生服務主線,構建黨的建設、市容整治、改善民生、安全穩定四個版塊,著力解決不擔當、不作為問題;不斷凝聚東新智慧、造就東新速度、提振東新精神,突出東新味道,打造東新特色,講好東新故事,推動東新地區各項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區行政審批局作為窗口單位,處在服務企業和群眾的第一線,在專項治理工作中責任重大。區行政審批局黨組書記、局長黨新鎖表示,我們將營造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和服務環境、寬松透明的市場和企業經營環境。首先要整治突出問題,提升人員素質,今年區行政審批局以企業滿意、群眾滿意、社會滿意為目標,在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各街道政務服務中心開展“作風大整頓、效率大提高”活動,并將這項活動與專項整治工作緊密結合。其次做好“加減法”,優化審批服務,在服務上做“加法”,設立網上申報窗口,讓“互聯網+”服務模式在提升審批效率上有用武之地。創新服務舉措,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為企業提供貼身保姆式服務。在服務市、區重大項目中提前介入、上門服務、破解問題、推動項目早落地。在審批上做“減法”,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區屬審批事項減少到88項,公布2017年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減少行政許可辦理環節,推出立等可取窗口,建立“一表申請、一次進件、內部合辦、一次出件”服務模式。最后多措并舉,鞏固整治效果,一是統一思想,強化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