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民者,國之根也。”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以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前提,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發揮的作用,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切實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弊鹬厝嗣裰黧w地位必須自覺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社會發展變革的決定力量。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必須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自覺自愿當好人民公仆;必須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決不允許在群眾面前自以為是、盛氣凌人,決不允許當官做老爺、漠視群眾疾苦,更不允許欺壓群眾、損害和侵占群眾利益。
帶領人民不斷創造幸福生活
古人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蔽覀冏非蟮陌l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眻猿譃槿嗣裨旄?、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最終目的。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就是不斷為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的過程。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把為人民創造幸福作為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為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必須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上。要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從人民群眾實踐中汲取力量
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p>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眻猿忠匀嗣駷橹行牡陌l展思想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每時每刻都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應對和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不可能從老祖宗那里找到現成答案,必須自覺拜人民群眾為師,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還必須善于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于總結經驗、善于集中群眾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推進黨的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斷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總結提煉經驗,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總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歷史使命。要完成這一重大使命,必須牢固確立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堅持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自覺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