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 張翼
“空巢青年”最近成為熱議話題,據說規模已近2000萬。這個群體遠離故鄉在大城市打拼,未婚單身沒有家庭生活,獨居讓他們缺乏感情寄托。
“空巢青年”現象有著社會轉型的背景。在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的轉型中,社會的個體化、家庭的核心化和企業的小型化不可避免。在城市社區由熟人社會轉變為陌生人社會的同時,受過良好教育的新生代經歷職業白領化、生活個體化,成為“空巢青年”。在后工業化過程中,由“空巢青年”衍生的個體化趨勢還會傳染到整個社會,比如在歐洲某些國家,大約1/4的人終身不會結婚。
正因“空巢”可能成為趨勢,所以才需厘清:不是青年的“空巢”形成了社會問題,而是“空巢青年”將自己的生活問題社會化了。這是快速轉型中社會的基本特征:轉型越快,受轉型不均衡性影響的群體越容易感受到壓力,由此也增加了對社會的訴求。也就是說,“空巢青年”在享受“空巢感”的同時,也希望社會生產出一個集體化的空間,彌補他們缺失的歸屬感和依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