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鑄魂 凝心聚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綜述
一個國家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
一個民族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道德滋養。
黨的十八大以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引導推動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更加堅定的主流價值、更加高揚的道德旗幟、更加清朗的社會風氣,聚合起中華兒女同心同德的磅礴偉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樹立價值觀自信
構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
9月1日前后,各地大中小學進入“開學季”。升國旗、唱國歌,是不少學校“開學第一課”的重要內容。在北京小學廣外分校,師生們面向國旗莊嚴宣誓:“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愛國主義情懷,在每個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愛國,世人心中最寶貴的情感。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極為重要的一項任務,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被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在氣勢恢宏的勝利日閱兵中更懂和平珍貴,在“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等儀式中銘記歷史,在烈士紀念日緬懷先烈……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生動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人們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更加清醒地認識自身的使命擔當。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核心價值觀是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5年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持續深化。
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公園廣場、機場車站,一幅幅活潑形象展示主流價值觀的公益廣告與城市景觀、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地送到百姓身邊、送進大家心里。
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各地各部門精心設計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推動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場場宣講活動陸續在全國開展,一流的專家學者和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典范來到人民中間,用科學、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解讀,幫助大家全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和時代意義。
一次次立足基層、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扎實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邊寨。各地在貫穿結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無所不在。
一個個傳統節日成為傳承優秀文化、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春節之喜慶、端午之追憶、七夕之忠貞、中秋之團圓、重陽之敬老……在這些傳統節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讓傳統節日成為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情感節、仁愛節,已是建設精神文明、弘揚核心價值觀的響亮品牌。
一系列“接地氣”的舉措,不斷加深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運用法治手段維護主流價值,更增強了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心與自覺。
放眼神州,從領導干部勇作先行者,到人民群眾爭當生力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呈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人們用點滴行動與執著堅守,累積起整個社會的價值高度,筑牢共同的精神家園。
推進文明創建
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
初秋時節,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鷺島”廈門成功舉行。這座與“金磚”光芒交相輝映的魅力城市,連續四屆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已經成為廈門閃亮的城市名片,更是鮮明的精神底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全面推進。打造美麗整潔的生活環境、規范有序的社會秩序、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和群眾生活質量……一座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的文明城市,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廣大城市居民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廣袤的鄉村也向著美麗未來進發。
“從這里沿路行走,不僅步步是風景,更處處有‘文明’。”每當向外地游客介紹自己的家鄉,浙江省慈溪市徐福村村民的自豪之情就溢于言表。慈溪市以南部沿山精品線為紐帶,將沿線文明村串聯起來,形成一條集文明文化、生態休閑于一體的文明建設共同體——“溪上慈風”文明示范線,充分展示“景美、人美、生活美”農村新風貌。
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近年來,文明村鎮創建突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題,讓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美起來。各地在開展移風易俗、整治村容村貌、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積極發力,讓一個個村鎮既有綠水青山的“顏值”,又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文明花開滿園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歸根到底是為百姓謀福祉,讓社會更和諧——
人們看到,在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各行各業,文明單位創建著力提高員工素質,涵養職業操守,培育職業精神,完善規章制度,樹立行業新風。
人們看到,在作為社會“細胞”的萬千家庭里,文明家庭創建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孝老愛幼,少有所教,老有所養,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人們看到,在肩負教書育人神圣使命的校園里,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引導孩子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弘揚良好校風校訓,美化校園環境。
從文明城市、文明村鎮,到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向縱深發展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站在時代前沿、引領風氣之先、充滿生機活力,以扎實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以亮麗色彩擘畫文明中國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