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李彥凱
人民法院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就是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建設“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法律增輝”的“三讓”法院,努力實現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黨的十八大后,寧夏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就在全區法院提出了爭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法律增輝”好法官的理念。
一、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建設新時代“讓黨放心”的人民法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人民的“刀把子”,必須堅持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才能確保人民法院工作保持正確政治方向;必須學習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抓好人民法院黨的建設,才能把人民法院建設成為新時代“讓黨放心”的人民法院。
1.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加強人民法院黨的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一重要論斷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的人民法院,也進一步明確了黨與法的關系。寧夏各級人民法院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的總要求,明確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目標、主線、統領、根基、著力點。緊密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爭做“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法律增黨輝”好法官和做“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黨員的“三讓四做”主題實踐活動。認真學習新修訂的黨章,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扎實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的理念,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好、建設強。
2.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人民法院黨風廉政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各級人民法院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寧夏各級法院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執行《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意見》,按照制度確定的加強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設的要求、方法、措施、路徑等,全面從嚴加強人民法院黨的建設。要緊盯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三嚴三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嚴格黨內監督,全面凈化人民法院黨內政治生態,堅決糾正各種不正之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二、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建設新時代“讓人民滿意”的人民法院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法院的審判權是人民賦予的,其職責就是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人民法院要準確理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準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找準現階段影響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緊緊圍繞和服務于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自覺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才能把人民法院建設成為新時代“讓人民滿意”的人民法院。
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強化司法為民。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根本屬性,人民法院的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必須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始終以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才能切實履行好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寧夏各級人民法院要把服務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充分發揮刑事審判懲治犯罪,民商事審判化解矛盾糾紛,行政審判促進依法行政化解官民矛盾,執行工作維護法律權威、實現人民合法權益的職能作用。
2.堅持人民當家作主,不斷強化多元化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在司法權的行使過程中,尊重和關注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參與司法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走“司法為了群眾,群眾參與司法,司法依靠群眾,群眾信任司法”的道路。當前,人民法院案件逐年持續增多,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各級法院必須廣泛推行訴調對接的多元化矛盾解決機制,調動人民群眾依法自行化解和積極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人民法庭要加大對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的培訓、指導力度,各級人民法院要與相關機關、行業組織、協會等建立廣泛的矛盾糾紛聯動化解機制,深化社會綜合治理、案件繁簡分流、家事審判方式改革等,系統有序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建設訴調對接在線平臺,加強平臺與其他調解組織的對接,提升平臺解決糾紛多元主體的專業化,促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方式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