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副校長 沈滿洪
為什么要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是“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生態文明建設是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美麗中國建設是資源環境嚴峻形勢的緊迫要求。目前,我國資源短缺、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氣候變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們必須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同時,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供給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性改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浙江日報)詳細》》
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韓衛平
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韓衛平認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形態是以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的共同實現為基礎的社會形態。在建設“兩型社會”的進程中,要將生態文明與政治文明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綠色政治觀念、綠色政治機構、綠色政治制度和綠色政治行為。綠色政治觀念是指將尊重自然、節約資源、環境友好等觀念貫穿整個政治生活的全過程,以整個人類的利益為出發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行一系列政治活動;綠色政治機構是指政治機構的組織、運行要遵照精簡、節約、高效的原則,避免人浮于事;綠色政治制度是指要制定符合“兩型社會”要求的政策法規,規制、引導各類主體的行為向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綠色政治行為是指政治主體的行為要符合生態文明的要求,而作為最主要的政治主體的政府則應發揮好帶頭作用。(光明日報)詳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 張春賢
張春賢說,全社會都要樹立生態文明、生態自覺意識,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安身立命的大問題,正確處理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辯證關系,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同步雙贏。在經濟發展中,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做到經濟發展的力度有多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就有多大。(人民日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