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兒童數量約占全國人口的10%,對兒童權益的保護關系著國家未來的發展。現階段中國兒童權益保護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兒童成長的環境需要得到進一步優化,兒童的整體發展水平需要得到進一步提高;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之間的兒童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差別較大;我國還沒有徹底消除貧困,部分兒童還生活在貧困當中;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但是轉移人口子女的教育和醫療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侵害兒童合法權益的行為時有發生,在兒童權益保護問題上,國家、社會和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兒童的成長環境直接影響其今后的發展,兒童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未來的民族素質,所以我們應當注重兒童權益保護問題,努力為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有利的環境。(來源:人民論壇)
應如何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保護兒童權益需全社會聯防
1 完善未成年人權益的立法保護
要改善和解決我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立法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要增強我國未成年人權益立法保護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即要健全和完善我國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體系框架。社會在發展,只有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和規定與未成年人的需要真正契合在一起,才能滿足現在未成年人保護的實際需要。在有效增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法性問題上,當務之急是要結合社會現狀,對原有立法中未涉及的、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對規定內容不夠具體或不夠全面的條款及時作出補充規法解釋,以減少立法斷層給法律適用造成的混亂局面。對一些需要強制實施和遵守的法條,應制定出相應的處罰內容,以保證其順利實施。
2 加強未成年人權益的司法保護
司法機關應通過嚴厲打擊、懲戒侵犯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警戒不法分子,教育其他公民,以此來保護廣大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通過制裁來達到遏制和預防犯罪的目的,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同時,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司法保護是近年來較受關注的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內容之一。法院在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則,法院機關在審判活動中,要體現對未成年人的司法關懷,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保障生活困難的未成年人充分行使訴權;準確適用證據規則,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加強法院認證,保障未成年人的實體權利。深入校園舉辦專題講座等,普及法律知識,從源頭加強對未成年人的保護。
3 深化未成年人權益的社會保護
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共同構建未成年人保護之網。家庭是未成年人人生的第一課堂,是未成年人社會化的基本場所,承擔著社會賦予的不可推卸的重要職責,家庭保護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學校是未成年人社會化的重要場所,是培養人才的專門場所,更是塑造人格的地方。社會大背景是未成年人成長及人格培育的大環境,因而必須要增強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未雨綢繆,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把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作為一項緊迫的社會任務,抓緊抓好。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才能及時掌握有關信息,協調行動,形成合力,建立長效機制,才能使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4 加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消極因素防不勝防。雖然未成年人有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各方面的保護,但各種保護手段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只有提高未成年人自身辨別是非、自我約束控制、抵制不良影響等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才能使未成年人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筑起保護的防線,使各種保護手段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發揮最大功效。培育未成年人權益的自我保護主要是通過培養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使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強化預防保護。(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