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然而,早在2009年,湖北省就對外公布,當年有2.6萬名學生棄考。同一年,重慶市也有上萬名學生沒有出現在考場中。
今年全國棄考學生約為百萬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記者,2010年,他在對比各地高三學籍人數與高考報名人數之后測算出,全國大約有80萬名學生棄考。近年,棄考人數以每年接近1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國棄考學生大約在100萬人。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這一說法表示支持。他說,如果算上中途棄考和考完之后不填志愿的學生,人數可能還得增加幾十萬。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介紹,2010年,他在對比各地高三學籍人數與高考報名人數之后測算出,全國大約有80萬名學生棄考。近年,棄考人數以每年接近1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國棄考學生大約在100萬人。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這一說法表示支持。他說,如果算上中途棄考和考完之后不填志愿的學生,人數可能還得增加幾十萬。
就業難、學費貴,導致農村學生無奈棄考
大批學生為何放棄高考?教育界人士和專家認為,近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高考對改變命運不再具有決定性影響,是許多學生不愿意參加高考的主要原因。
“農村孩子能讀重點大學的仍是少數。很多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二本’‘三本’,就業卻非常困難。”貴州省大方縣六龍鎮中學副校長李紅認為,“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就業形勢,給農村孩子和家長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一些高中畢業生外出打工,在私營企業每個月也能掙到兩三千元,這更促使許多學生放棄高考。
此外,一些高校學費昂貴,動輒一兩萬元,農村學生考上了,家里也難以負擔;就算咬牙上了大學,畢業了還是很難找到好工作,產出率太低。這也導致了許多農村學生寧可打工也不上“三本”院校。
透析“大學生農民工”現象
大學生農民工現象 本質原因何在
據調查,95%的大學畢業生表示目前的工作與預期嚴重不符,原因何在?誠然,初中畢業生或者是未畢業出門打工的農民工享受不到月薪3000元及以上待遇,是因為他們還不是熟練技術工人。同理,近年來剛出校門的大學生由于缺乏技能,大學的培養模式普遍傾向學術性、與市場需求脫軌,起薪工資普遍只有1000多甚至更低。
安徽萬通汽車專修學院的專家分析說,導致“大學生農民工”現象的愈演愈烈的本質原因之一,就是職業技術教育從中小學到大學的缺失。
新思維 摒棄“輕技術重智能”思想
日前,國內相關教育專家組團前往歐洲考察,認為國外的“雙元制”人才培養體系值得國人借鑒和學習,是摒棄“輕技術重智能” 思想的時候了。在歐洲,從小學開始就要學習各類技術課程,之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然分成兩類,一類是“智育教育”,主要學習文化知識,走學術型路線。一類是“技術教育”,學習各種職業技術,進入高等技術型學院深造。兩條人才培養線路齊頭并進,學技術的人并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工資水平也與學術型人才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