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7月31日 國內理論動態:十大數據透視中國上半年經濟發展態勢

2013-07-31 09:18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查看評論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由于財政收支是所有政府活動的基礎,又是連接政府和家庭、企業的直接紐帶,故而財稅職能的履行和財稅體制的運行,其范圍能夠覆蓋所有政府職能、政府部門和政府活動領域;其觸角能夠延伸至幾乎所有家庭、企業和經濟社會活動領域。牽住了財稅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順藤摸瓜,就可以抓住政府改革以至于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 高培勇:財稅體制是深化改革的一個突破口

  回顧我國30多年的改革歷程,財稅體制改革一直是突破口和主線索。上世紀70年代末經濟體制改革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們選擇從分配領域入手,以放權讓利來啟動改革。回過頭來看,當時政府能夠且真正放出的“權”,主要是財稅上的管理權;能夠且真正讓出的“利”,主要是財稅在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額。正是通過財稅上的放權讓利并以此鋪路搭橋,才實現了各項改革舉措的順利出臺和整體改革的平穩推進。當改革進入制度創新階段的時候,又是1994年的財稅改革為從放權讓利轉入制度創新的經濟體制改革鋪平了道路,從而穩步實現了民生改善、體制創新以及國民經濟和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今天在改革進入新階段的時候,恐怕也要從財稅體制來尋求改革突破口。

  梳理當前困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可以發現,很多難題的緩解和突破有賴于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化。比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要讓各級政府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動力。這樣的動力從何而來?調整稅收制度,進而調整分稅制財政體制格局,能夠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重要動力。

【文化產業發展】中國文化產業于2000年正式提出完成合法化進程,于2003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啟動而開始提速發展,于2008年納入國家產業振興計劃而確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目標,13年來可謂“狂飆突進”,一派“熱運行”景象。隨著“十一五”結束和“十二五”開局,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正在“進入拐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張曉明: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正“進入拐點”

  “進入拐點”的依據有三:文化產業的發展速度正在回落;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式正在轉變;文化產業的管理模式正在變革。

  首先是速度。2004年以來,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從3440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11052億元,年均增長率為23.6%。2011年,我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比2010年增長21.96%,2012年文化產業的增速可能進一步下降到20%以下。

  其次是發展方式。10多年來,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受到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主要依靠投資推動,而非消費拉動;一些關鍵領域主要依靠財政資金引導,而非活躍的民間投資。在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投資領域逐漸轉向上游原創和下游消費的情況下,機制不合理、效益下降等弊病日益凸顯。

  再次是管理模式。中國文化產業脫胎于計劃經濟,長期以來是“分業發展”,實行“行業分層管理”。10多年來,在改革和新技術發展的推動下,行業融合趨勢日益明顯,合并管理日益走向成熟。 【更多】

[責任編輯:劉冰雅]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