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愿住離單位40公里遠的地方?”
--地址偏僻環境差,申請人“寧要城里一張床”
地址偏遠又定向分配,成為保障房空置的首要原因。由于財政投入有限,不少地方把保障房建設任務安排在市郊,甚至縣里。在北京,2012年投入市場的各類保障房項目中約77%選址在五環及以外,且這其中一半尚未開通地鐵。在南京,今年初投入市場的岱山與龍潭保障房項目分別在城區20公里、35公里外,導致6000多套保障房只有幾百人提出申請。
選址偏遠,保障房所在地的交通等配套設施常常不健全,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也多有缺失,很多申請人“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城郊一套房”。去年云南空置的2.3萬套保障性住房,主要就是房子建好了,道路卻沒有完全修通,電、氣等配套設施也沒有全部完成。一些地方的保障房項目,周邊一兩公里范圍內都找不到超市、菜市、藥店和公交車站。
“外地人想租不給租、想買不讓買”
——分配與戶籍、社保掛鉤,造成結構性供需不匹配
分配與戶籍掛鉤,使大量像王倩這樣的流動人口被擋在了保障房的門外。在上海,申請經濟適用房的夫妻,雙方都必須具有上海市城鎮常住戶口連續滿7年,現戶口在提出申請的所在區連續滿5年;在北京,申請公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都需要持有北京戶口;在杭州,申請家庭成員至少有一人具有本市市區常住城鎮居民戶口5年以上。這意味著大量流動人口,以及畢業后獲得戶口不足一定年限的大學生都被排斥在外,而這部分人恰恰是住房困難群體的重要組成。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保障對象范圍狹窄、結構性供需不匹配是保障房空置率高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除了極少數低收入群體外,本地戶籍的大部分家庭都是有房產的。這些人更期待位置合適的保障房。因此如果有100個人需要保障房,但70人是流動人口,30個本地人又對保障房要求較高,那么就會出現一邊是棄購、棄選導致保障房空置率較高,另一邊卻是流動人口想購購不得、想住住不進。
“不努力買不起保障房,一努力工作又超標了”
——尷尬的價格與收入定位,使限價房、經適房等出售型保障房喪失競爭力
定價不合理,是保障房遭棄的一個原因。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山東省9個市40個縣的1.29萬套保障性住房處于閑置狀態,其中4個市、22個縣的4870套保障性住房因未及時分配而空置6個月以上。價格優勢不明顯是主因。例如,去年底青島城陽白沙灣片區的1848套限價房,僅收到申請143戶。不少申請者表示,與周邊商品房相比,限價房便宜1000多元,但戶型設計與物業景觀差得多,且今后出售也面臨諸多限制,價格優勢就不明顯了。
建設標準不合理,也使保障房失去競爭力。例如,淄博的部分新建經濟適用房面積大多設定在60平方米,套內面積約45平方米,而當地的住房困難標準是人均居住面積在15平方米及以下。如果三口之家搬入經濟適用房,等于多花了銀子還是沒有解困。
申請保障房的準入條件苛刻,更是爭議的焦點。據介紹,不少地方政府一是害怕輿論壓力,怕被扣上“補貼富人”的帽子;二是財力有限,擔憂供應不足,于是把保障房的覆蓋面縮得極小,把申請保障房的家庭收入線定得較低,有些地方甚至僅把保障房供應對象鎖定在低保家庭。2012年北京申請經濟適用房的兩口之家,家庭年收入就應不足36300元。這意味著人均月收入不足1513元的家庭才有資格申請經適房,而當年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都在1260元。這一方面決定了具有購買資格的家庭購買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又導致部分低收入家庭被申請保障房的收入門檻絆住。
穩定就業的外來人員將被納入保障范圍
——專家建議新建保障房讓位于更易實施的住房補貼政策,使保障對象選擇余地增加,最大程度減少尋租空間
張大偉認為,通過完善配套設施來降低保障房空置率并不現實。由于用地性質不同,且公共服務與商業服務項目都依靠規模效應,客觀上具有滯后性,因此無論是商品房,還是保障房,配套設施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降低保障房的空置率,還是要擴大保障人群范圍,并嚴格監管體系。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唐鈞看來,政府應更多地通過盤活市區內的存量房來實現住房保障。
“從城市管理的角度看,人為地將低收入群體聚集到一起居住,并不理想?!碧柒x認為,廉租房常常被規劃在市郊偏遠位置,治安情況也相對較差,淪為“貧民區”的可能性增大。另外,由于多數保障房地址偏遠,服務業不發達,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容易形成“睡城”。“目前國外城市類似新建保障房的政策已經讓位于更易實施的住房補貼政策?!?/p>
“政府可以通過中介組織,利用各種優惠政策,盤活城里空置的二手商品房,組織起廉租及公租房市場。政府再以專項補貼的辦法保證低收入家庭能如期交房租。”唐鈞說。實行貨幣補貼后,保障對象選擇余地大大增加,在保障方式上比實物型住房更加公平,不僅保障對象更容易退出,也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尋租空間和政府的管理成本。
對于那些已經定下的保障房建設計劃,唐鈞也提議不妨換個規劃方式?!翱罩寐矢叩蛷牧硪粋€側面反映了保障房規劃是否合理。城市的本質是市民的生活,城市規劃實際上是規劃城市社會,而不是單純地規劃房子、道路。我們的規劃在做經濟論證、環境論證之前,其實更應該做社會論證,去保障房對象中調研,讓他們告訴決策者應該規劃什么樣的社區?!?a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