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課題組 申恩威:支撐和推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轉型的主要增長點
以拉動內需為動力,發揮進口的積極作用。進口不僅可以滿足國內需求、彌補國內資源要素的不足,而且可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內需包括生產性需求和生活性需求兩個方面。從生產性需求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會對國際尖端技術、高端產品、先進設備、能源資源等形成旺盛的進口需求;從生活性需求看,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物質文化產品的多種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擴大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的進口將是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和長期取向。
以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為契機,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服務貿易規模迅速擴大、結構逐步優化。2001—2012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增長了5倍多,世界排名從第十位上升到第三位。在經濟轉型升級中,服務業無論規模還是地位都會有一個明顯提升,這為服務貿易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在我國貨物貿易進入平緩增長期的同時,服務貿易的后發優越來越顯現出來。這表明,服務貿易將成為今后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亮點。
以對外直接投資為先導,拓展對外貿易發展空間。目前,我國正處于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期,對外直接投資規模由2004年的不到20億美元擴大到2012年的近800億美元,已跨入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大國行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既能緩解國際貿易摩擦,又能推動我國經濟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經驗的積累,今后在質與量上都將會有一個大的提高,從而在對外貿易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以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為途徑,增強對外貿易發展活力。本世紀初,我國通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對外貿易持續高速增長。在對外貿易增速逐步放緩的今天,我國需要通過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為貿易穩定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動力。除了積極與周邊地區及世界各國開展經濟合作,還應重點考慮與傳統重要貿易伙伴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盡快把相關自由貿易區談判納入議事日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