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赤字松貨幣不利長遠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并未驚慌失措,而是“沉著冷靜,站穩腳跟”,李克強說:“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有一種選擇就是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貨幣,這可能會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對長期未必有利。”
調結構轉方式以打好基礎
不求一時之利,但求長遠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困難期,中國選擇了一條艱巨、深刻的改革之路。李克強介紹說:“我們的選擇是另外一種,就是保持定力,沉著應對,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特別是突出釋放改革的紅利,激發市場的活力,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使它們和穩增長有機地結合起來。應該說這些舉措目前已經見到成效。”
政策為未來發展拓展空間
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長期健康發展,宏觀調控政策就要具有科學性、預見性和前瞻性。專家認為,針對經濟走勢的不同情況,要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把調結構、促改革與穩增長、保就業或控通脹、防風險的政策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內容選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