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最近曝出的央企高管群體腐敗性案件中,最讓人感到震驚的是,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蔣潔敏因涉嫌違紀被中紀委帶走調查,主要原因是其主政中石油期間的往事。翻看這幾年的新聞,中石化前總經理陳同海、中核集團前總經理康日新、中國移動前黨組書記張春江……這讓公眾感覺,央企高管腐敗并不是個案。
公眾關注
民營企業經營的是自己的資產,央企作為全民所有的企業,“一把手”相當于為全民管理資產,那么,誰來監督央企“一把手”的行為呢?
專家評述
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知名反腐專家林喆 這是央企腐敗浮出水面的表現。這表明央企在兩個關鍵環節出了問題:一是用人制度,沒有選擇“有德”的好干部;二是監督不到位,使得腐敗行為防不勝防。如果制度問題不解決,此類央企‘一把手’腐敗事件還會出現
長期關注央企的專家、上海天強咨詢公司總經理祝波善 這是一個很難避免的行為,央企是一個介乎于“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中間角色,擁有權力但沒有約束。
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 央企這幾年“成績單”著實比以前好看。央企實現利潤總額6315.2億元,同比增長18.2%,國資委重點監測的央企生產經營指標中,80%以上的指標實現同比增長。
究竟該是加強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督力量還是發揮市場的監督作用,這是央企發展一直存在的難題。怎么把控“一把手”的權力,是擺在國資委面前的難題。(摘編自《中國青年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