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文藝與市場、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的角色定位、法治、新型研發機構、公開“三公”經費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習近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摘編自《光明日報》
【祁述裕:建設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能止于免費開放】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祁述裕表示,中央財政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免費開放是好事,極大地擴大了文化場館的參與人群。但是擴大了多少、擴大的是什么人群、收獲怎么樣,缺乏一個全面、系統、公開、透明的第三方績效評估。應該從績效考核、管理機制等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免費開放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切入點,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前期硬件設施投入之后,后續人員、管理規章制度等軟件建設需要跟進。國家財政支持還存在待遇不平等的問題。免費開放也不應該一刀切。對性質不同的文化場館,要區別對待。圖書館、文化館可以免費開放,但博物館存放文物古籍,完全免費開放的情況下,一些博物館一到夏天竟成了很多人納涼的地方,喪失了博物館應有的尊嚴。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
【呂政: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北京的角色定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呂政表示,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頂層設計,需要明確北京、天津、河北三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同定位及其相互關系。就北京而言,作為首都,北京的定位應突出國家政治與行政中心,不應再強調和擴大經濟中心功能。隨著體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審批項目將減少,資金權力將削弱,企業總部向權力中心城市集中、地方政府“跑部錢進”的必要性和機制將淡化。另一方面,北京作為全國高等教育和科技中心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例如,中國科技大學從北京遷到安徽合肥,并沒有妨礙其成為國內外著名大學。大多數“985”高校不在北京,也沒有影響它們的發展和地位。2012年北京申請的專利數量占全國的4.5%,累計發明專利擁有量低于廣東。這些事實說明,北京只是我國重要的科技和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應逐步推進北京的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文化事業機構向其他區域轉移和分流。調整企事業單位機構存量有較大難度,要有一個過程,但增量必須從嚴控制。改變北京多中心的格局,有利于不同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解決北京的城市病問題,有利于緩解華北地區生態脆弱和人口過度向北京集聚的矛盾。
摘編自《人民日報》
【李曙光:法治應是政府與市場的平衡器】
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認為,當下面臨的改革重點與難點,在于如何利用精細化、集約化的法治來約束政府行為,彌補“政府失靈”。解決“失靈”問題,關鍵要提供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改善市場競爭生態。首先要重點解決市場主體身份限制的問題,嚴格市場準入。其次,還應改革稅費征收體制;界定產權歸屬、遵守合約,政府不要介入市場經濟交易之中;改革金融體制機制,扶助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要真正做到惠及民生;切實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為市場主體清除障礙和壁壘。從市場退出方面,要將已有的企業破產法等相關法律作為基礎,運用商業、市場的方式實現市場經濟主體的優勝劣汰。
如果要說前30年的法律發展和當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建設需求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天法治應成為政府與市場的平衡器。在政府與市場兩者作用不可偏廢的情況下,更需法治之腦去控制政府與市場之手,彌補它們的失靈現象。
摘編自《人民日報》
【張福生:“新型研發機構”本質上是市場決定科技資源配置】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張福生撰文指出,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因為企業最知道市場需要什么技術,什么產品,如何組織研發,針對性更強,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尤其如此。這類有實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可稱為“新型研發機構”。
“新型研發機構”最大的特點是:專注于產業價值鏈的前端和終端,也就是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環節,中間的生產制造委托外包。它依托經營平臺,籌集研發經費,利用市場機制管理運行研發平臺,研發活動圍繞企業經營主業,高度聚焦于特定科技領域,研發經費充足并可持續,研發團隊強大并具有整合外部科技資源的能力??梢哉f,“新型研發機構”運營的市場平臺反映其企業屬性,而研發平臺反映其研究機構的特點?!靶滦脱邪l機構”同時具有企業和研究機構兩者的特點,因此,它既可以被看成是企業,又可以被視為研究機構,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在“新型研發機構”身上變得越來越模糊?!靶滦脱邪l機構”是傳統企業與現代研究機構在一個企業框架下的深度融合,市場平臺向研發平臺提供創新需求和資金支持,研發平臺向市場平臺提供有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契合利用市場機制配置創新資源的客觀規律,提高創新效率,是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最活躍的重要力量。
摘編自《光明日報》
【李甘:公開“三公”經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改進】
湖南省審計廳李甘認為,“三公”經費公開透明,有效消除民眾在這一問題上的誤解,亟待從四個方面加以重視與改進。1.細化標準,提高公開的清晰性。要讓民眾看出“門道”進而監督政府部門的花錢行為,各單位就要在公開“三公”經費細化標準,多做解讀,讓群眾能夠看懂數據,了解真實情況。2.步調一致,提高數據公開的統一性。各單位應嚴格按公開范圍和公開內容公布相關數據,有下屬單位的要同時公開下屬單位“三公”經費支出情況,有共同支出事項的,要按公開內容要求進行公開,對個別單位的特別公開內容進行詳細的說明。3.嚴肅認真,維護數據公開的嚴肅性。各單位必須確保數據公開的嚴肅性和準確性,以嚴肅的態度保證公開數據的質量。4.積極主動,提高數據公開的及時性。各單位應力戒“槍打出頭鳥”的顧慮,祛除邊等邊看的“拖延心態”,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向社會公眾準確公布“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摘編自《湖南日報》
?。ü饷骶W記者 蔣正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