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不忘抗戰歷史 弘揚抗戰精神

2015-07-03 11: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7-03 11:42:07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作者: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 沈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創造了弱國打敗強國的光輝業績。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特殊的時刻,重新審視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對于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場神圣的全民族抗戰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共御外侮,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可以說,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是全國能夠形成這種空前團結、全民族共同抗戰局面的基本保證。

  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本的武裝侵略,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大義出發,率先提出武裝抗日的主張。在事變爆發后的第三天,中國共產黨便發出《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明確提出聯合全國工農兵士勞苦民眾,“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并隨后組織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與日軍進行殊死戰斗。1935年,日本制造華北事變,企圖將華北五省分離出中國,民族危機進一步加劇,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率先提出在國內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主張“聯合一切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眾(日本國內勞苦民眾,高麗、臺灣等民族)作友軍,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和國家作同盟,與一切對中國民眾反日解放戰爭守善意中立的民族和國家建立友誼關系”。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面對國內復雜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奔赴西安,全力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迫使蔣介石答應停止“剿共”,聯合紅軍共同抗日等六項條件。不僅如此,紅軍中的黃埔將領,也向國民黨軍中的黃埔同學發出呼吁:“當此民族危亡之生死關頭,過去之眥怨嫌隙,均應為民族利益而一概掃除。今后之道路,應為恢復黃埔時代之革命精神,精誠攜手,不分彼此,共赴國難”,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建立。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挑起全面侵華戰爭。事變爆發后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便發出《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指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號召中華民族團結起來共同抗日。7月15日,中國共產黨向國民黨提交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這個宣言,再次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促成國共兩黨正式合作抗日的誠意。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指出團結御侮的必要,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全國抗戰爆發后,全國人民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不分階級和黨派,不分民族和地域,不分老幼和男女,同舟共濟,積極投身抗日救亡的神圣事業。如在北平,長辛店的工人組織戰地服務團,擔任救護工作,還運來鐵軌、枕木、麻袋等修筑防御工事,協助第29軍固守宛平城;在上海,婦女團體開辦救護訓練班,一個月內訓練婦女達1200多人,分配到各個傷兵醫院做護理工作。不僅如此,香港、澳門、臺灣同胞也積極參加抗戰,1938年6月,宋慶齡領導的、由國內外知名人士發起的保衛中國同盟在香港宣告成立。保盟在港澳同胞配合下,廣泛聯絡海外僑胞和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民主人士,從海外華僑和許多國家的援華團體募集到大量捐款、物資,為支援祖國抗戰做出了杰出貢獻。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