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抗戰深刻影響戰后國際秩序

2015-07-07 09: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有話說
2015-07-07 09:27:47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者:中國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石源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贏得了中國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習近平主席在闡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重大世界意義時指出:“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一、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罪惡圖謀,開創了戰后亞洲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展開抗擊日本侵略的局部戰爭,喚醒了世界人民對于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警惕,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變后,中國獨力進行全面的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綜合國力遠不如日本的情況下,中國軍民以血肉之軀,奮勇抵抗。“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共產黨開辟了廣闊的敵后戰場,中國國民黨領導了正面戰場抗戰,互相協力,共同苦撐抗日戰爭8年多時間,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貢獻。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英、荷等國軍隊在戰場上連連敗北,中國正面戰場卻取得了第三次長沙戰役等重大勝利,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士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抗日戰場發展成為具有19塊抗日根據地、1億多人口的中國抗日主戰場,使中國戰場的戰略地位急驟上升,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

  抗日戰爭的勝利,終止了日本在亞洲各國的侵略歷史,把日本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丟進了垃圾堆。中國收復了甲午戰爭以后被日本竊取的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神圣領土,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推動了中美、中英等新約的簽訂,開始完成百年以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宏愿,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由此奠定了戰后亞洲長期相對和平的局面。

  二、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譜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壯麗篇章,為贏得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戰初期,中國擔負起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責任,有效地動員了各國人民參戰。不僅阻斷了日本北上與德國合擊蘇聯的企圖,推遲了蘇德戰爭的爆發,而且吸引日本的主要兵力于中國戰場,遲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為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贏得寶貴時間。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貢獻的“四強”中,中國是抵抗時間最長的國家。由于美、英、蘇堅持推行“先歐后亞”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略,中國戰區的對日決戰被一再推遲,導致中國抗戰時間最長,遭受的戰爭苦難和折磨也特別多。至戰爭結束時,日本在中國戰區投降的軍隊達128萬,占投降日軍總人數一半以上,中國戰區一共俘、斃、傷日軍150余萬,中國軍民總傷亡則高達3500余萬。中國遭受的直接財產損失達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達5000億美元。中國的傷亡和損失超過任何一個參戰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犧牲。

  中國將日本軍隊主力牢牢牽制在中國戰場,不僅為自身生存而戰,也為同盟國而戰,有力地配合了盟國在蘇聯戰場、歐洲戰場、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的戰爭,從根本上確定了東方主戰場的勝利格局。

  三、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瓦解了列強在中國周邊構筑的殖民統治體系,促使中國周邊環境發生了有利于中國的積極變化。

  與英國等國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保衛其亞洲殖民地戰爭的立場不同,中國視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埋葬亞洲殖民統治體系的戰爭。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兩次出動遠征軍激戰緬甸,派遣軍隊接受越南日軍投降,揚名海外,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之壯舉,使中國積極爭取亞洲強國地位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中國加大了支持周邊被壓迫國家如印度、韓國、越南、緬甸、菲律賓等國的獨立反帝運動的力度,幫助和支持這些國家實現獨立,接納和歡迎這些國家的抗日志士熱情參與和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亞洲各國的共同努力,推動了亞洲殖民統治體系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徹底瓦解。戰爭結束時,大批亞洲國家走上獨立道路,使他們的宗主國西方列強隨同日本侵略者一起退出亞洲,中國的周邊環境出現了有利于中國的變化。

  四、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改變了戰前國際體系和政治力量對比,對形成以聯合國為主體的戰后國際新秩序起了無可取代的作用。

  九一八事變后,面對日本侵略東北,中國國民黨政府曾經實行“依賴國聯主持公道”的外交方針,遭到徹底失敗,使中國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聯機制的無能和無效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驗。

  太平洋戰爭期間,中國是最早批評國聯機制失效,提出重建世界秩序構想和聯合國組織的國家。早在1942年,中國就提出構建未來國際組織的設想,并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中蘇美英四國關于四強安全宣言》,參加開羅會議、聯合國籌備會議,積極參與戰后世界秩序的重塑,與美、英、蘇等國共同創建聯合國。中國用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戰爭勝利作出了偉大貢獻,奠定了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大國地位。

  五、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彰顯了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合作與友誼,奠定了當今中國推行“合作共贏”大國外交的堅實基礎。

  反法西斯戰爭是各國人民共同的偉大事業。中國抗日戰爭得到了蘇聯、美國、英國等反法西斯盟國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寶貴支持。蘇聯軍事顧問團和志愿航空隊直接參加了中國抗戰,血灑中國戰場;美國飛虎隊開辟了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與中國軍隊并肩作戰;加拿大白求恩醫生、印度柯棣華醫生等來到中國戰場救死扶傷;朝鮮義勇隊和韓國光復軍在中國戰場誕生,成為參加中國抗戰的國際縱隊;拉貝和饒家駒等國際友人在南京、上海等日軍占領區冒死救護難民,拯救了無數生命;日本在華反戰同盟也加入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斗行列等。他們都為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無私的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寶貴經驗和中國人民與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在戰爭中結成的戰斗友誼,將成為人類社會和平發展的共同精神財富和推進國際社會合作的重要政治資源,也將成為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推行“合作共贏”大國外交、建設和諧世界的巨大動力。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