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以區域一體化應對外部風險

2015-07-17 10:20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7-17 10:20:11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作者:南開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盛斌

  一個時期以來,亞洲是全球經濟最活躍、最具潛力的地區??梢哉f,21世紀世界經濟的重心在亞洲。但在世界經濟大調整大變革的新形勢下,亞洲國家也面臨許多具有共性的挑戰,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通過創造新的動力與體制在中長期實現強勁、包容、可持續和平衡的增長,同時增強內部審慎宏觀經濟管理與抵御外部風險和沖擊的能力。應對挑戰進而維護亞洲繁榮與穩定的重要基石,是積極有效推進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如習近平同志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主旨演講中所倡導的,構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應成為亞洲各國的共同美好愿景。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加快了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再次激發了亞洲各經濟體通過區域合作實現復蘇增長、經濟轉型和結構改革的決心和動力。近年來,在全球區域主義的新浪潮下,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迅速。目前,亞洲國家之間已簽訂140多個各類區域貿易安排(以自由貿易協定為主)、400多個雙邊投資協定,亞洲內部貿易額占亞洲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達到55%,亞洲內部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占亞洲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額的比重達到44%。在東亞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尤為活躍,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10+1”“10+3”“10+6”合作框架,并在此基礎上演化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RCEP)協定談判,成為與跨太平洋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相競合的巨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此外,剛剛簽署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為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開啟了大門。在貨幣與金融一體化方面,2003年中日韓三國與東盟簽訂《清邁協定》,形成了東亞雙邊貨幣互換網絡機制,并成立了規模為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標志著亞洲貨幣合作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為增強亞洲在國際金融領域的話語權打下了基礎。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似,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建立在由市場驅動的區域性生產網絡基礎上的,即本地區在歷史上形成的包括生產環節分割、中間品貿易、跨國資本流動、服務外包、產業關聯與轉移的垂直專業化分工體系。在早期,日本是這一區域價值鏈的核心;隨后,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加入進來;現在,中國已發展成為“亞洲工廠”的主角;未來,印度、印尼、越南等有望成為亞洲供應鏈體系中新的產業承接者。深化經濟一體化合作,迫切要求各經濟體削減關稅、拆除配額與許可證等非關稅壁壘、實施海關程序與標準相互認證等貿易便利化措施以及提高服務業開放程度,從而提高區域內的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效率。亞洲內部的眾多貿易與投資安排協定就是對此的自然反應。

  但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順應世界經濟格局變化,推動亞洲經濟繁榮發展,亟待建立一個以發展為導向、以規制融合為重點、以互聯互通和能力建設為支撐的新型深層經濟合作體系。首先,在堅持經濟市場化原則的同時,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應充分考慮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發展民族經濟、產業升級、經濟安全、環境保護與減貧等方面的發展目標。其次,應從以“邊界措施”為主的市場準入規則向以“邊界內措施”為主的規制協調規則轉變,包括投資、政府采購、競爭政策、資本流動、環境、電子商務等領域,致力于發展高標準、高質量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最后,加強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互聯互通,提高戰略與政策制定水平和能力,以此化解亞洲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縮小各經濟體發展差距,為區域內貿易與投資緊密合作創造有利條件。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發起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為此提供了有效實現途徑。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