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用好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精華

2015-07-30 08:54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7-30 08:54:3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郭齊家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源遠流長、豐富深厚,培養熏陶了無數仁人志士。例如,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培養,注重氣節與操守,強調人的道德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倡導不計成敗利鈍、不問安危榮辱而以天下為己任的寬廣胸懷;等等。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不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也對世界教育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探尋其時代意義,使其精華在現代教育科學理論的觀照下實現新的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當下,用好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應把握其三大特色。

  綜合觀,即大教育觀。中國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教育系統是整個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將其置于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和解決;而教育問題的解決,又必然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孔子十分重視教育,把人口、財富、教育當作“立國”的基本要素。他認為,在發展生產使人民富裕之后,唯一的大事是“教之”,即發展教育事業。他重視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孝悌忠信”,看到了教育對于治理國家、安定社會所具有的重大作用。這種把教育放在治國治民首要地位的認識,把個人道德修養和提高社會道德水準看作治國安邦基礎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學記》把教育的作用概括為16個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其意思是:建立國家、管理人民,教育必須優先發展;教化老百姓形成良風美俗,必須抓教育。教育的作用包括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二是形成良好社會道德風尚,形成良風美俗。這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對教育作用的精辟概括,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辯證觀,即對立統一觀。中國古代教育家強調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但也不忽視知識教育的作用。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同時,他又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未知,焉得仁?”沒有智慧、沒有知識,怎么得到仁德呢?德非常重要,但知識也不能忽視,這是辯證統一的。董仲舒說:“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也;智而不仁,則智而不為也。”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德智統一觀: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實踐,其次是知識教育。德育要通過智育來進行,智育主要為德育服務,德育與智育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辯證關系。這種教育辯證觀不僅體現在德育與智育方面,還體現在其他許多方面。例如,古人云“鴛鴦繡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明人徐光啟反其語曰:“金針度去從君用,未把鴛鴦繡與人。”過去保守的人,制作出繡花品給你,但不把制作繡花品的方法告訴你。徐光啟主張把繡花的方法、思路告訴你,這比給你一個現成的繡花品更讓你受益。也就是說,教育不僅僅是講一些現成的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

  內在觀,即強調心的內在道德功能或內在自覺性。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啟發人的內心自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不僅與天地相參而且頂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內外”(即殊相與共相統一、主觀與客觀統一),在這種“天人合一”中得到一種最高的、理智的幸福。與此相聯系,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強調人心中具有一種價值自覺的能力,即悟性、領悟。有慧根是基礎,有德行是表現,有緣分是機遇,而有悟性才能使一個人真正成長起來。所以,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主張“為仁由己”“自我修養”“自省”“自反”“慎獨”,自我求取在人倫秩序與宇宙秩序中的和諧。重視人內在的力量,重內過于重外,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教育特色。

  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及其價值系統博大精深,具有強大磁場,散發誘人魅力,是一個無限豐富的寶藏,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種“資料”,也是一種“資源”,或稱之為“歷史資源”,甚至還可能是一種“動力資源”。挖掘并用好其中的思想精華,無疑有助于推動現代教育發展。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