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進入“十三五”規劃元年。“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最關鍵的是要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實現穩增長,為我國第二個百年計劃的長遠發展騰出轉型空間,同時創造市場發展所需的內在動力。
有專家認為,目前國內國際的發展環境比較錯綜復雜,“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等都將發生變化。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
“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主要任務還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新的經濟增長點應該通過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和加快國內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有效地融合,來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換句話說,就是要讓經濟要素能夠得到更加優化的配置,使資源優化配置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國家發改委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實現同比增長7%,雖然經濟增速有所下滑,但是第二季度呈現緩中趨穩特點。經濟結構轉型的持續推進,使得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從而開啟經濟中高速增長新時期。
“目前,我國步入經濟新常態,應該追求的是高質量的增長,更加穩定的增長速度,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度。這就需要在觀念上進行轉變,以適應新常態的到來。”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李大霄表示,要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作為首要任務。其中,要加快提升以依靠技術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來實現經濟增長。減少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增長,努力提高綠色增長。
有專家推測,今年“十三五”規劃的焦點將以“一帶一路”建設和“創新驅動”為主,以此平衡經濟增長速度與質量間的關系。
上一篇:“一帶一路”惠及歐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