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發揮協商民主“三大優勢”

2015-08-06 09:31 來源:文匯報  我有話說
2015-08-06 09:31:57來源:文匯報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上海市閘北區政協主席 陳永弟

  【核心觀點】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中國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非凡創造力的民族,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發展道路,不斷彰顯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強大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中都鮮明地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深刻領會這“三大優勢”,是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精髓的關鍵所在,也是充分發揮協商民主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重要作用的思想前提。

  獨特性——中國道路的實踐產物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主形式,從根本上緣于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發展的獨特現實進程,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相結合,帶領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共同創造。

  一是與黨的革命道路天然聯系。我們黨在革命實踐中逐步認識到,革命的成功有賴于中華民族各個階級的大聯合,并因地制宜地運用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和國家理論,在同其他黨派團體和黨外人士團結合作中形成了協商民主思想,在土地革命時期的蘇維埃政權、抗日戰爭時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權等建設中進行了有效實踐,形成了協商民主的萌芽和雛形。

  二是為新中國成立奠定基石。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肩負起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使命,標志著協商民主在全國范圍內開始推行。從這個時期起,逐步形成了制度層面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與人民政協制度。

  三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創新。從1982年人民政協的性質、地位、作用被莊嚴載入憲法,到黨的十三大提出“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構想,再到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特別是今年中央“3號文件”的全面部署,協商民主的制度機制不斷完善,逐步形成了多種協商渠道銜接配合,程序日趨合理、環節日漸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

  獨有性——中國文化的時代發揚

  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一種獨有的民主形式,根植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傳承積淀下來的獨有的文化傳統,特別是天下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政治文化,在時代精神的澆灌下,凸顯出豐富厚重的歷史底蘊和鮮明獨有的中國特色。

  一是天下為公的精神追求。回首漫長而又豐富的中國國家治理史,有一個近似永恒的政治理想,這就是《禮記·禮運》篇中孔子說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不僅繼承和發揚了天下為公的政治追求傳統,更通過平等對話、廣泛協商的制度化安排,使人民內部各方面、各層面的人士都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治理活動中來,從而構建起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治理共治體系。

  二是兼容并蓄的政治胸懷。協商民主作為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一種重要民主形式,充分汲取了傳統政治文化兼容并蓄的優良基因,既廣納賢人又求賢問政,不僅鼓勵人民充分表達意見和建議,而且廣泛接受人民的批評和監督,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虛懷納諫的政治胸襟、政治氣度、政治品格。三是求同存異的價值導向。“求同存異”體現的是溝通而不是對抗,是包容而不是對立,是融合而不是分離。這也是中華文明雖歷經劫難而綿延不絕的文化奧秘所在。協商民主不僅具有深厚的和合文化政治傳統,更強調要把“有事好商量”作為“人民民主的真諦”,通過“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的最大公約數”,從而豐富發展出“商以求同,協以成事”的價值新內涵。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