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國際體系變革與中國戰略選擇

2015-08-20 10:24 來源:學習時報  我有話說
2015-08-20 10:24:44來源:學習時報作者:責任編輯:田依漪

  亞太秩序

  伴隨中國實力和影響力的不斷上升和美國“重返”亞太,亞太秩序成為國際政治舞臺的焦點,中美關系無疑是穩定亞太秩序的中堅力量。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前所長宮力研究員表示,中國在國際秩序中的趨向是不挑戰現有秩序,而是要有創造性的思維和舉措來推進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比如亞投行。中美關系中有所作為的空間沒有在周邊的空間大,我們要把強大的經濟實力轉化為規則制定、引導議題的能力和影響力,比如“一帶一路”。

  與會學者認為,今天亞太形勢的復雜性在于美國主導的地緣政治結構與中國主導的地緣經濟結構之間的矛盾。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楚樹龍教授認為,今天描述和界定亞太秩序還是基辛格界定的威斯特法利亞框架下的主權國家體系,盡管經濟一體化繁榮,政治安全依然以主權國家為主,安全體系方面主要還是雙邊體系,特別是美國盟國體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全球戰略與亞太研究院院長李向陽研究員提出,未來影響亞太經濟發展的三個機制分別是美國主導的TPP、東盟主導的RCEP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張璉瑰研究員認為,中國的崛起、日本從戰敗國家走向正常國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相對衰弱這三個基本趨勢決定了亞太復雜局勢。大國之間發生正面沖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夾雜在其中的小國希望在大國調整中抓住機會追求自己的利益,反而有可能和大國發生沖突。

  全球治理體系

  在全球治理理論的構建問題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宇燕研究員提出幾個基本的構成要素。第一,基本的假定,即每個國家都是“理性人”,且國家間有共同利益;第二,治理等基本概念;第三,全球治理問題最主要的變量,并且說明不同變量之間的關系;第四,全球治理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世界政府下,全球公共產品的提供;第五,全球治理理論邊界和范疇;第六,理論的檢驗評價體系。

  在全球治理的合作問題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孫建杭表示,不同領域的全球治理問題具有不同的特征,經濟問題具有可協調性,但是政治和安全問題可協調性相對比較差,比如打擊恐怖主義的公共產品很難提供。國際關系學院院長陶堅教授提出,應當從南南合作的角度來考慮全球治理,事實上“一帶一路”、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等都是這方面的實踐與嘗試。

  關于中國與現有國際治理體制的關系,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馬小軍研究員提出,國際治理體系始終是倒逼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要素,TPP、TTIP有可能倒逼我們提高自己的門檻和國家競爭能力。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王正毅教授認為,今天世界關注的焦點是,中國的崛起是對1500年以來的世界體系的繼續還是終結。該體系的發展源自四大動力:國家生存空間的維護和擴展、貿易和金融、科學與技術以及制度。中國今天面臨的所有問題都圍繞這四大動力展開,如果對現有體系有所修正和調整也需要從這四大動力入手。

[責任編輯:田依漪]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