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媒體:人口老齡化增養老金壓力 農村或"以地養老"

2015-08-31 15:44 來源:新華網  我有話說
2015-08-31 15:44:34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作為擁有13億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人口老齡化正進入快速發展期。超過60歲的老齡人口早已突破2億人大關,其相當于巴西整個國家的人口規模。近期中國政府在養老問題上動作頻出,以應對“未富先老”等嚴峻現實。

  28日,中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的官員,介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有關措施并答記者問。2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有關中國養老服務發展狀況調研,引起會內外高度關注。

  “老齡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要把應對老齡化提升為國家戰略,列入‘十三五’乃至更長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中去。”中國民政部主管老齡工作的副部長鄒銘強調,“快樂地生活、健康地長壽、優雅地老去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老齡化”已成為中國未來發展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截至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目前中國每年有3%的人口進入老年人行列,老齡化高峰將在十到二十年后來臨。到本世紀中葉,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1位老人。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信春鷹指出,中國養老服務面臨形勢嚴峻,供需矛盾突出,社會力量參與不夠,農村養老問題嚴重,相關基本制度建設滯后,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

  在“養老服務發展狀況”調研報告中,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建議把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納入“十三五”規劃,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為居家養老提供良好的社會化服務。

  居家是基礎、社區是依托、機構是支撐——這是當前“中國式養老”的一個基本格局。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特別強,這樣的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決定了,愿意在機構養老的還是少數,絕大多數要靠家庭養老與社區養老相結合。”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李江說,解決“中國式養老”難題,必須有中國式解決方案。

  鄒銘提出了未來“中國式養老”的構想:“十三五”時期,民政部門將更加重視居家和社區養老,并列為下一步政策投放的重點,讓大家能夠在家庭和社區內享受到更好的養老服務。

  “養老機構的作用是兜底和補充,公辦養老機構應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人的養老服務需求;同時,讓各種主體興辦的養老機構成為適應不同人群養老需要的有益補充。”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主任高云霞說。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大的農村人口,也擁有世界上最為復雜的農村養老問題。數據顯示,中國農村老年人口已超過1億,同時,留守老人的數量正逐年增多。

  據悉,以土地流轉支撐農村養老,即“以地養老”有望成為解決農民養老資金來源的一種重要方式。

  隨著養老事業發展,更多關于養老服務的標準將出臺。無論從政策的頂層設計,還是各地的實踐探索來看,專業化、標準化都將成為中國養老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人口老齡化挑戰日益嚴峻,養老基金支付壓力逐步加大。按照現行政策,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范圍嚴格限定于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這對保障基金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已不適應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影響基金支撐能力和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8月17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實施,標志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改革正式啟動。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改革絕不僅僅是養老金入市那么簡單。它將在提升養老基金投資收益率、促進養老保險體系的完善和推進資本市場發展三方面產生長遠重要影響。

  在28日的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截至2014年底,養老金累計結余3.5萬億,各地除去當期支付和支付準備外,估算約有2萬億養老金可用于投資。

  游鈞強調,養老基金進入市場不是為了托市或救市,而是為了基金的保值增值。入市規模和時點完全由市場管理機構根據市場情況自行來確定,政府并不干預。(華春雨、崔俐莎、吳小軍、楊丁淼、劉歡)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