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新常態下民生和社會治理的新特征

2015-09-13 10:01 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我有話說
2015-09-13 10:01:30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存量入手,加大再次分配調節力度,逐步縮小行業、城鄉、區域間收入差距。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在逐步縮小收入差距,營造和諧社會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調整就業稅收優惠政策。新稅收優惠政策重點針對個體經營,意在積極扶持個人自主創業。政策對象由下崗失業人員和城鎮少數特困群體擴大到納入就業失業登記管理體系的全部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以及零就業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勞動年齡內的登記失業人員等就業重點群體都可涵蓋在內,體現了政策的普惠性。

  減輕小型微利企業稅收負擔。2010—2011年,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3萬元(含)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為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利企業發展,2012年—2015年,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于6萬元(含)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地區的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根據改革后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原則,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隨著營改增試點不斷擴大,企業活力增加,形成新的增長點,就業不斷擴大,居民收入有效增加。

  在社會保障方面,財政支出結構持續優化,財政資金用于促進就業、社會保障、教育、公共醫療衛生、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對農民、城鎮困難群體、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直接補助水平逐年增加。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體系建設不斷加快。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健全,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逐步提高,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城鄉困難群體的專項救助力度不斷加大,臨時救助機制逐步健全,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社會福利保障范圍逐步拓寬。

  轉移支付增長機制不斷完善。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要求,除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以及其他一些專項民生政策傾斜等“一攬子”措施外,中央財政還專門設立了相關轉移支付資金,不斷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2014年2月底,我國第一部統籌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八項社會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規—《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出臺。《辦法》的出臺進一步完善了“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社會救助制度,形成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