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指導意見》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核心是落實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這就要求要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該管的要科學管理,決不缺位,重點管好國有資本的布局、規范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不該管的要依法放權、決不越位,做到三個“歸位于”,將依法應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歸位于企業,將延伸到子企業的管理事項原則上歸位于一級企業,將配合承擔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歸位于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要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要以管資本為主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穩步將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所屬企業的國有資本納入集中統一監管體系。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激發各類資本的活力。《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國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私有化,不是去國有化,而是基于中國國情的改革手段,根本目的是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從國有企業個體角度看,要著眼于切實轉變經營機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運行效率、增強企業活力,從而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從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和優化布局角度上看,著眼于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促進國有資本放大功能,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要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國有企業,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要為清理退出、重組整合、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建立健全優勝劣汰市場退出機制,切實保障退出企業依法關閉或破產,加快處置低效無形資產,淘汰落后產能。支持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產權交易等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化,把變現的國有資本用于更需要的領域和行業。
打造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要促進企業公平參與競爭。要公平維護各類投資者的權益,要推動企業按照市場化要求商業化運作,優勝劣汰。對自然壟斷行業的國有企業,要實行以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的改革,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促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對需要實行國有全資的企業,也要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實行股權多元化;對特殊業務和競爭性業務實行業務板塊有效分離,獨立運作、獨立核算;對以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標的公益類企業,可采取國有獨資形式,具備條件也可以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特許經營、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勵非國有企業參與經營。要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為國有企業公平參加競爭創造條件。通過改革,為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營造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各類市場主體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下,按照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依法平等地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配置資源、開發市場、經營產品,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共同促進經濟繁榮與發展。
總之,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化方向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充分調動企業經營管理者和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國有企業的內生活力,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充滿生機活力的市場主體,為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上一篇:戰后秩序演進中的國際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