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推進“中國制造2025” 須把握的三大問題

2015-09-24 09:15 來源:經濟日報  我有話說
2015-09-24 09:15:19來源:經濟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首都經濟戰略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李云

  《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各地熱情高漲,都打算在這場制造強國的持久戰中大干一場。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另一面是很多地方對“中國制造2025”仍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缺少系統規劃,有的認為只要引進些“高大上”的制造業、上些新項目,就是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還有的甚至以為多重視點制造業,就是建造“制造強國”航母的主要推手了。

  認知是行動的先導。作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10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至少有三個關鍵問題必須搞清楚、弄明白。

  第一是發展方向問題。方向問題十分重要。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制造業上做文章,一些發達國家在三維打印、大數據、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領域已經取得不小突破;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布局,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再分工,承接產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是與時間賽跑。方向若弄反了或者歪了,很可能南轅北轍,讓我們與機遇擦肩而過。

  “中國制造2025”的方向是什么?當然不能是以勞動密集為特色的傳統產業。低勞動力成本曾是我國制造業的最大優勢,但如今正在成為過去時,我們的勞動力開始比一些新興國家金貴起來了。方向只有面向未來,才能引領未來。從世界工業和科技發展潮流來看,這個未來就是“智能”。一方面,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絡化進步和集成式智能化創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三大根本動力,“智能”代表著世界科技發展的潮流;另一方面我國的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德國已經實現了工業1.0、2.0、3.0,正在向工業4.0邁進,而作為新興工業國家的中國,實際上很多地方連2.0都還沒有完成,很多企業還是手工在做,很多笨重的活都是工人在做。如果我們抓不住這次機會,在別人進行工業4.0的時候,還在進行工業2.0,就很可能在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就算實現了工業化,也會進一步拉大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被遠遠甩在后頭。

  從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戰略看,智能制造同樣是其主流方向,無論德國的工業4.0還是美國的再工業戰略,均是如此。在美國,以GE為核心,思科、IBM、英特爾等60多家企業成立了工業互聯網聯盟,立足于全行業的信息資源,試圖通過促進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提高設備安全性與可靠性,降低能耗、物耗與維護費用等,同時,減少生產過程中的人力勞動需求,提高生產過程中的柔性與智能化水平。而德國工業4.0則是在德國高度發達的制造業、雄厚的工業軟硬件系統及高素質的勞動者的基礎上,著力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實現一種智能化的、社會化的生產模式。盡管美國更加注重數據和信息的利用,德國更加注重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過程,但兩者最終是殊途同歸,制造業最終會走向CPS即信息物理系統。CPS并不是簡單的物聯網,與物聯網相比,CPS更強調數字世界對于物理世界的控制,本質就是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合二為一。也就是說,無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工業4.0,最終都會推動生產過程的智能化。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