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 葉小文
“互聯網+”正在使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生深刻的變革。今天,要善于在“互聯網+”的大趨勢中,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中,去創造、創新。
核心觀點
●“轉方式、調結構”這個十分緊迫又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成為統一思想、萬眾一心的綱領,真說真干、決戰決勝的行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今天的市場已經發展到這樣的地步,商品的銷售必須依靠品牌和聲譽,而品牌和聲譽的背后,是道德的力量。在多元價值中,道德價值應成為經濟決策的基礎。道德資本與實務資本、智力資本一樣,是獨特的生產資源。
●“互聯網+”的作用,正是可以使道德資本與實務資本、智力資本一起,真正成為生產資源。道德可以與經濟效益掛鉤。
中國經濟進入了發展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換擋、轉變、調整、轉換,都是要“轉”。但怎么轉,轉什么?能不能轉得好,能不能轉得過來?中國有沒有創造奇跡的密碼,使經濟完成“艱險的一跳”,形成新興經濟模式和產業?
我以為,現在可以看到、應該重視的,有兩個密碼。
密碼之一: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鳳凰涅槃,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后,投入火中錘煉,從此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邃,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寓意不畏痛苦、義無反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中國經濟要以這樣的決心、這樣的精神來“轉方式、調結構”,來創造繼續騰飛的奇跡!
“轉方式、調結構”,在“九五”計劃中就提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現在即將進入“十三五”時期,更是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中國經濟已經創造了連續增長近40年的奇跡。但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的同時,經濟下行壓力也在加大,現在已處于“三期疊加”的特定階段,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正如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所說,“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階段,實現制造業從粗放增長到集約增長的升級發展,和從過度依賴投資拉動到消費與投資協調拉動的轉換,是一個充滿陣痛、十分艱難的過程,這期間經濟增長難免有波動起伏,這是調整轉型時的一種正常現象,用中醫說是‘脈象’”。發展步入新常態。惟有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才能保持穩定增長、持續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這個十分緊迫又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成為統一思想、萬眾一心的綱領,簡明透徹、一目了然的目標,真說真干、決戰決勝的行動,長期努力、近期見效的實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上一篇:簡政放權與培育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