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授 衛靈
西雅圖務實外交,經濟、人文交流凸顯特色
近年來,中美兩國關系及其未來走向成為一大熱點,一方面是因為21世紀中國實力的快速增長正在深刻影響和改變著地區乃至世界格局的力量架構,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美國社會對中國崛起有著某種不信任和焦慮情緒。為“防患于未然”,美國重新布局亞太,其政治及軍事戰略重心的調整通過所謂“再平衡戰略”向前推進。在這一背景下,習近平力推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希望能夠走出一條破解傳統大國關系模式的新路。此次訪美之行的重要目的,是要通過務實外交,在中美互利共贏的前提下,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找到可行的路徑。
習近平訪美的第一站是西雅圖,這是精心籌劃的智慧之舉。中國領導人在西雅圖開展了一系列經濟外交和科教文化交流活動,成為此次習主席訪美的亮點。
西雅圖務實外交特色之一:為深化兩國經貿合作搭橋鋪路。一方面,習近平在西雅圖宴會演講中直入經濟主題,他的演講釋放了中國經濟有條件保持較快增長的信號,強調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發展的理由。他從股市、人民幣匯率、改革開放、依法治國等方面,表達了使中國經濟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信心。另一方面,習主席在緊湊的活動中馬不停蹄,參觀波音商用飛機制造廠,參觀微軟公司總部,會見中美互聯網領域精英,出席以“清潔能源與經濟發展”為主題的中美省州長論壇,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等等。在此期間中方決定將與美國波音公司簽署大單飛機采購協議,體現中國愿與美國深化經貿領域合作的務實態度。
西雅圖務實外交特色之二: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成為亮點。習近平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除了上述活動,還特別去了塔科馬市林肯中學,與中學生開展交流互動。中美雙方決定,將在2016年舉辦“中美旅游年”,同時在今后3年里,中國將資助兩國共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這必然有利于增進兩國民眾相互間的了解。此外,夫人外交助力人文交流。彭麗媛在西雅圖前往福瑞德·哈金森研究中心參觀,肯定中美兩國衛生領域的合作,并且她在抵達華盛頓后,在與總統夫人及當地兒童接觸的過程中繼續推進雙邊的人文交流。
立足長遠,管控分歧,多領域開展合作
隨著中國崛起,有關中美大國之爭的言論不斷,仿佛中美這對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的關系真的難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爭霸戰爭無法避免。為此,中美兩國領導人充分交換意見,從大處著眼,取得積極成效。習主席訪美期間探討的問題涉及諸多領域:在討論的范疇和空間維度上,全面而清晰;在探討問題的時間維度上,既有老問題又有新問題;在討論問題的性質上,涵蓋廣泛。總結和分析中美磋商,有一些重點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兩國間有矛盾和分歧,但管控分歧成為兩國共識。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是要摒棄傳統大國關系沖突對抗的舊模式,避免重蹈大國零和博弈的歷史老路,探索出共贏、雙贏的新模式。此次習主席在談到中美關系時特別指出:人們應摒棄你輸我贏、零和博弈舊觀念,樹立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新理念。奧巴馬一句“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表明了對中美兩國關系的基本態度。
第二,中國公開表態,維護現行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改革開放后的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對戰后國際秩序、現行國際體系是持否定和批判態度的。隨著中國在現行國際體系中建設性作用的加強,我國對現有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從起初的否定、被動接受,調整為充滿自信地提出,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這在思維定式上減少了與美國的對立,有利于改變美國社會關于“中國挑戰現行國際體系”的認知,有利于兩國在國際社會共同開展多領域合作。
第三,開展亞太合作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關鍵。亞太是世界熱點頻發的區域,也是兩國利益交叉最多的區域,兩國在許多共同關注的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而中美在這一地區能否從大處著眼,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對中美兩國在全球范圍內合作的開展、作用的發揮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中美兩國欲擴大利益匯合點,最現實的選擇就是從亞太地區做起。
加強合作機制建設,發展中美關系
習近平訪美之行達成了五大項49條成果,這為今后兩國合作的加強奠定了基礎。應該看到的是,中美兩國之間已有的合作機制與成果也將為克服障礙提供基礎。其一,中美經貿關系使兩國有著較強的依存度,兩國關系的“壓艙石”會更沉更穩。其二,中美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數十個雙邊磋商交流機制,尤其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這都可成為兩國溝通協調的重要平臺。
構建21世紀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不是一廂情愿能夠做到的事情,走出一條新型大國之路,困難不少,尚需要時間探索和努力,但一定是中美雙方達成戰略共識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促進中美兩國在全球性與地區性事務、傳統性安全與非傳統性安全方面的協調合作,符合世界發展總趨勢,也將對現行國際體系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