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九:關于文化產業的重要論述
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大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文化生產力和文化生產關系矛盾運動不斷進步上升的必然結果。習近平總書記辯證地指出,要大膽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但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即“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就其具體內容來說,主要是致力于確立“五個主體”的制度格局,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體、包容多樣性的文化傳播制度,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權制度,以文化產業為主體、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文化企事業制度,以民族文化為主體、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開放制度,以黨政責任為主體、發揮市場積極作用的文化調節制度。在這樣的文化經濟發展戰略思想指導下,那些將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完全混同并試圖在文化領域全面“市場化”的言行,勢必難以形成對文化產業事業正常發展的干擾。
之十:關于改革方法論的重要論述
全局與局部、整體與部分的改革推進,是深化改革和科學發展需要正確處理的重要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依法改革和先行改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是科學的發展和改革辯證法的體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化改革的總體規劃包含了較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這樣有利于避免在實施過程中相互扯皮、拖延不決。頂層設計與基層具體探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注重頂層設計,才能確立深化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和科學路徑,有效防止出現全局性錯誤或顛覆性錯誤,或造成范圍較大的不良后果。科學的頂層設計為具體領域的改革開放明確方向和指明路徑,科學的“摸著石頭過河”是積累經驗和探索具體辦法,能夠加快頂層設計目標的實現。在此過程中,我國鼓勵各地各領域在法律法規的大框架內先行試驗和大膽突破,但并不是主張亂闖紅燈和狹隘的本位主義。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依法整體推進和突破重點領域相結合,是增強改革和發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戰略性舉措。(記者 裴珍珍)
上一篇:積極建構社會政策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