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制創新的重要契機
高校智庫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中的特色,表現在:一是知識生成器;二是觀點孵化器;三是政策轉化器。相應的,高校體制創新的指針,就是這三個有利于:有利于知識生成、有利于觀點孵化、有利于政策轉化。
體制創新的方向:科研機制服務政策咨詢。知識是政策的母乳。中國的改革,面對的是亙古未有的世界性難題:十幾億人實現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可以說,中國是人類的實驗室,高校是中國的實驗室。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之所以特色,之所以走新型發展之路,就是針對中國在人類歷史上正在開辟的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而言。因此,高校科研機制應加快改革以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更好服務于政策咨詢。
體制創新的動力:政府采購引領基地建設。基地是觀點孵化的母體。真正的觀點來源于學術研究與科學實驗。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就承擔這兩方面任務。應樹立政府采購思想,引領基地建設向智庫方向轉型。
體制創新的要求:人才機制服務智庫學者。具備條件的高校學者可牽帶其他老師,培養政策敏感性,幫助他們完成學術到政策的轉化過程。實驗室、課題組可成為政策孵化器。高校可嘗試從企業、基層引進人才,推動學術研究接地氣,通過校內協同創新和強強聯手,與中央國家機關合作,創造讓智庫型學者脫穎而出的更暢通、更便捷的機會。
不要辜負我們的時代。高校改革、智庫建設,也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適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發展需要,引領高校智庫建設,大學的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正在經歷全面深化改革,正在研究智庫聯盟、智庫銀行可行性,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之路。另外,加快建設中國智庫的共享基礎體系建設,如數據庫,也是至關重要。
上一篇:西方經濟學家的傲慢與偏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