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中英兩國攜手恰逢其時

2015-10-27 09: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有話說
2015-10-27 09:00:4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責任編輯:康慧珍

  作者:英國伯恩茅斯大學高級研究員 曾飚

  10月19日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將中英關系推向新高度。習主席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時,指出“中英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中英關系發展的源泉來自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誼……在這樣偉大的時代,站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新起點,中英兩國攜手,恰逢其時”。這個評價充分肯定了過去十多年中英雙方在尋求共同利益方面的接觸和合作,也是在為中英關系未來發展繪制藍圖。

  英國對中國有何價值?對此,英國自己有著比較清晰的判斷。2010年,英國前貿易大臣曼德爾森在《泰晤士報》撰文,提出英國對中國的兩個價值:第一是說服歐盟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第二是結束歐盟對華武器禁運和允許高技術出口。曼德爾森的分析,相當切中要害,這也是英國自認為在對華交往中自己最有身價的地方。

  目前中英關系,可以將1997年香港回歸作為起點來看,香港的順利回歸,給中英雙方深化關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9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2005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繼續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這些重要訪問在不斷加深著中英之間的友誼。此次習近平主席的國事訪問可以看作是慣例的延續,又具備特殊意義。

  對于英國來說,過去十年,它與中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策略,獲得了階段性成果。從1998年中英提出建立“全面伙伴關系”,到2004年提出“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英關系不斷深入。尤其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英國首相布朗曾訪問美國,試圖說服美國進行全球救市。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英國這樣一個“國際說客”給予了積極支持。之后在2009年,中英發表了《中英關于加強合作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聯合聲明》。相反,布朗和卡梅倫試圖尋求維持和深化跨大西洋的“特殊關系”,則始終受到美國冷落。這對英國傳統的“三圈外交”(美國、歐洲和英聯邦)是一個重大挫折。2010年,保守黨贏得大選,英國開始有意識地提出“重返亞洲”的外交策略。與美國近年來主導的“重返亞洲”的戰略不同,尤其是與美國在南海問題富有對抗性意味的政策不同,英國重返亞洲的策略,更多地是從經貿和歷史關系入手。

  這一切正是源于英國審時度勢的判斷。首先是對于國際形勢判斷,英國很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崛起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作為一個地理上的小國,英國要繼續維持自己在世界舞臺上的強國地位,它對盟友和伙伴的選擇,就必須要有戰略眼光。其次是英國傳統的“三圈外交”模式面臨重大挑戰。英美特殊關系日趨衰弱,英國失去了在國際舞臺上長袖善舞的第一道護身符。對于歐洲大陸,英國自《威斯特伐利亞條約》之后,一直依靠平衡外交,來保持自己對歐擁有較大發言權和影響力。然而,目前歐盟正陷入一場內訌,而英國在歐盟的地位日趨邊緣化。此外,在與英聯邦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的關系上,英國還保有良好的交往,澳新兩國也處在跟不跟美國走的外交定位時期,其他英聯邦國家則缺乏足夠的影響力。

  中英兩國關系發展到今日局面,也與英國內政有著緊密關系。1997年之后,英國政壇基本是由“新”工黨(1997—2010年)和保守黨(2010—2015年保守黨主導的聯合政府)執掌,中英關系發展至今,與這兩黨相對務實明智的決策密切相關。尤其是經過改革之后的“新”工黨,放棄了20世紀80年代的左傾立場,加強對英國中間選民的吸引力度;在外交上,主張更加開放合作的國際環境。這兩點在后來執政的保守黨時期也得到了延續?!靶隆惫h首相布萊爾,1998年和2003年先后兩次訪華,尤其是2003年訪華時,英國正處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國際形象下滑,遭受很大壓力。訪華特別是雙方在經濟上的深入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穩定與發展。那次訪華,還帶來了“創意英國”項目,吸引著中國學生到英國訪學??陀^地說,過去20年中國留英學生數量的飛速增長,極大提升了中英外交的層次和境界,并且為中英關系未來長遠發展,儲備了大量人才。

  從中國角度而言,在發展和提升中英關系方面,中國也做出了非常務實和明智的決策。首先,中國成功地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給中英發展奠定了信心,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時,中國對全球聯合救市的支持,讓英國政商界心存感激,爾后中國對英投資高速增長,顯示了自己的強大實力。這是中國使用經濟實力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也注意使用經濟手段“敲打”英國,比如英國首相會見達賴事件發生后,中國凍結了兩國經貿往來,雙方關系冷卻,英國嘗到了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苦頭。其次,中國積極借鑒和借助英國的國際軟實力和影響力,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比如,中國承認英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能力,將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結算的中心。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試圖減少對美國的依賴,積極尋求進入歐盟市場。原先比較多的是采取“單一零售”的模式,重點是法國和德國,也顧及其他單一國家,這樣的成本非常高。現在,如果將英國樹立為樣本,并且有可能在對歐事務上,讓英國成為中國的在歐伙伴,那么將極大節省中國對歐交往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分解整個歐洲在對華問題上的合力。

  總而言之,如果中國在對英關系上,能夠以經濟為基點,進而實現政治上的合作,那么這將是未來中英發展巨大的潛力所在。但同時也必須指出兩點:第一,到目前為止,英國對于發展中英關系,還是保持著相當謹慎的態度,尤其是中國最近經濟增長放緩,讓一些英國人士擔憂兩國經貿合作前景。第二,面對國際格局即將出現的變化,各個領域競爭日趨激烈,英國國內政壇也出現了一股封閉排外的暗流,這股暗流值得我們關注。中英關系能否可持續發展,其中的關鍵是英國能否充分認識到它在全球新格局中對中國的需要,這也是中國在加強雙方合作關系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責任編輯:康慧珍]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