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消息,推進扶貧開發將成為“十三五”規劃十個目標任務之一。
十三五期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今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現有人掉隊。“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中國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重要一步”,并指出,將把扶貧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實施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重大發展舉措。針對扶貧問題本網記者獨家采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宏觀室室主任黨國英。
人民論壇記者:您怎么看待目前的農村貧困情況?
黨國英:我認為目前農村貧困問題并不應該僅僅把它看成農村的問題。實際上農村貧困人口很難通過自己本身單純從事農業來改變自身狀況,因為僅有勞動能力的農村貧困人口缺乏能夠改善自己目前狀態的技術和資本支撐,所以未來的貧困現象應該是一種城市現象。那么想要解決農村貧困問題,實際上出路并不僅在農村,而更多的應該是城市。在城市化過程中,使農村貧困人口向城市流動,從而使這一部分人口通過有償勞動脫貧。因此, 在資本和技術流向農業,并帶動農村發展之后,貧困現象應該存在于城市之中,而不是農村。
人民論壇記者:目前扶貧資金來源多,渠道多,各個部門也有不同的任務和職能,精準扶貧該如何進行?
黨國英:這個問題需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農村、農業的管理體系來保障扶貧工作的開展。我們需要做好扶持工作,保證我們自己有一個好的管理水平,這其中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信息采集、資金發放、事后監管等。這都需要我們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
人民論壇記者:習總書記提出的“五個一批”措施為未來的扶貧指出了工作方向,那么您覺得“五個一批”將如何指導扶貧工作呢?
黨國英:習總書記“五個一批”措施非常好,從這里可以看出習總書記的扶貧措施是非常多元化的。用多元化的措施手段讓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中間不僅僅是農村參與脫貧工作,更可以說這是將脫貧工作置于社會整體之下的。從生產發展的角度來看,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易地搬遷安置、生態保護脫貧并不僅是農業領域的措施,更是整個社會生產生活的全方位調配。同時,低保政策兜底非常重要,應該看到社會中有一部分人很難通過自身來脫貧,例如一些傷殘人士。因此從低保政策的存在對這一部分人口就顯得異常重要。(人民論壇記者王博采訪整理)
上一篇:發揮農民工在大眾創業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