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七】全面放開“二孩”將釋放多重紅利

2015-11-01 10:19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11-01 10:19:46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七】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胡玉瑋

  十八屆五中全會于10月29日在北京勝利閉幕,之后的全會公報正式宣布我國將全面實施“二孩”政策。這項人口政策重大調整,將從經濟、社會、國際多重視角釋放巨大紅利。

  經濟視角:支撐我國經濟增長

  短期來看:由于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和我國經濟處于三期疊加時期,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趨勢。鑒此,中國政府采取措施積極應對,比如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結構性減稅)和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今年連續6次降息),以試圖拉動經濟,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如今年第3季度GDP增長6.9%,為近6年以來首次“破7%”。 因此,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增長點。毫無疑問,“二孩”全面放開是一個利好消息。研究顯示未來4-5年,即使保守估算,我國將會增加至少2000萬新生嬰兒。而“嬰兒潮”的到來將帶動諸多嬰兒產業(如奶粉、服裝、玩具)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進而有利于支撐我國經濟十三五期間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

  長期來看:自2000年中國社會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目前60歲以上人口已占總人口的15.5%,高達2.1億。與此同時,勞動力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和絕對量都同時出現持續下降,“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不少東南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或者向內地搬遷,或者直接在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都從側面印證了我國勞動力縮減的“新常態”。而導致以上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勞動力,特別是年輕勞動力的短缺。所以,為了扭轉人口結構的繼續惡化,我國政府需要廢除“一孩”政策,提高生育率,從而為我國經濟未來的持續增長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力保障。

  社會視角:促進諸多社會問題的解決

  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我國人口早期的過快增長現象得到根本扭轉。但同時也衍生了很多社會問題,如失獨家庭問題。據估計我國目前失獨家庭已超百萬,每年新增7.6萬家庭。失獨家庭之心痛誰來安撫?雖然各級政府也建立了相應的安撫機制,如為失獨家庭提供一定的扶助金。但對于絕大多數此類家庭來講,心理安撫的重要性遠遠大于財力上的彌補。這種心理安撫,心靈慰藉可以通過志愿者、慈善組織得以適度緩解,但最根本和最有效的安撫莫過于自己子女的陪伴。另外,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在城市工作、生活,由此導致“農村留守老人”問題。這部分人群生活狀況比較困難,往往高齡勞作、孤獨度日。

  不管是“失獨家庭”,還是“農村留守老人”問題,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都顯得愈發重要,如果解決不當,很容易引發社會矛盾,進而影響社會穩定。我國政府也多次提出要積極“扶持貧困家庭”,“建立健全老人關愛服務體系”。鑒于此,全面放開“二孩”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以上社會矛盾,從而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國際視角:提升我國國際美譽度

  計劃生育政策自上個世紀70年末開始在我國逐步全面實施。不可否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特別是初期,不少地方出現了暴力執法,并由此導致惡性事件的發生。而這些事件經媒體曝光之后,在海外引起巨大反響。由于負面新聞事件的快速放大效應,中國的國際形象因此受到傷害,這種負面影響直到現在還依然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由于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或負面認知慣性,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我國國有企業“走出去”和我國海外拓展戰略的推進。

  鑒于我國經濟、社會日益融入國際社會,提升我國國際形象、美譽度愈顯重要。而廢除“一孩”政策體現了我國政府更開放、更民主的治國理念,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國政府形象。由此以來,不僅可以增強我國的“軟實力”,更可以提高外國政府、人民對我國政府、人民的信任,進而便利我國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如諸多“一帶一路”項目等。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一】“十三五”規劃的十三個新亮點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二】五中全會公報:世界有期待,中國有擔當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三】以創新引領第四次創業浪潮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四】五中全會是將現代文明整體發展內容轉化為行動的動員會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五】網絡紅利助力中國網絡強國“彎道超車”

  【光明理論·“十三五”展望六】深刻理解創新的科學內涵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