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二胎”來了 公共托幼服務何處尋

2015-11-09 10:17 來源:人民政協報  我有話說
2015-11-09 10:17:53來源:人民政協報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隨著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閉幕,各種政策中引起百姓熱議的一個話題是會議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也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

  面對“生”還是“不生”的選擇,網友們的焦點大多數集中在了“生了誰來帶”和“生了怎么養”上。網友“薩達姆奶茶”說:全面二胎政策放開后,想想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那些人,年輕的時候除了自食其力還要養家。只準生一個,面臨著“失獨”等各種風險。老了后又要發愁養老問題。加上物價房價高,在經濟和精力上繼續支持照顧第二代和第三代。身上集中了三代人的壓力,太辛苦了。網友“laomarkya”則認為:城市育兒肯定不只是能不能的問題,更多的還是需要綜合考慮各種成本。

  由此看來,網友們的擔心,反映出的是無外乎是日漸衰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已經無力再隔代撫養新出生的孫輩,而過于高昂的社會養育成本又讓新生兒父母們難以承受的問題。對于這樣的難題,不禁讓人想起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經幫助雙職工父母解決育兒大問題的“托兒所”。而現在,這些公共托幼服務還有么?

  想找公共托幼服務不容易

  家住北京的鄭女士今年35歲,兩年前,她生下了自己的二胎寶寶。而最近,想給孩子找個托幼班入托,成了一家人最煩惱的事情。

  “已經找了兩個星期了,價格便宜的公辦幼兒園沒有托班,民辦幼兒園有托班的也極少,而且即使有,高價的收費也讓我們一家人覺得很吃力?!编嵟空f,自己是一個典型的80后。幾年前生第一個孩子時,父母剛剛60出頭,身體和精力都還好,所以和很多家庭一樣,孩子一直都是由姥姥、姥爺帶的,自己作為母親,也沒覺得有太大壓力??缮诙€孩子時,兩位老人的身體已經不能承受帶嬰兒的辛苦,鄭女士只能事事親力親為,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影響。好不容易孩子到了兩歲多,模仿能力、好奇心也越來越強,鄭女士便想著找一個托班,一來可以讓孩子去幼兒園接受老師的科學引導,找到更多的玩伴,二來也可以讓自己“解放”出來,重新投入工作。

  “可是真沒想到,現在找一個托班竟然這么難?!编嵟勘г拐f,不找不知道,一找才發現,原來由政府、單位和街道等辦的托兒所基本都已經銷聲匿跡,而幼兒園也不招收3歲以下的孩子入托。數量極少的招收0-3歲幼兒的機構,不是價格極高的貴族學校,就是一些位于郊區的民辦小園。“記得我小時候,父母都是雙職工,母親說我一歲多的時候她就把我送到單位的托兒所了,而且每天中午和晚上都可以提前一小時下班來照顧我。不僅工作不受影響,還不用麻煩老人??涩F在這樣的公共托幼服務怎么就找不到了呢?”回想起小時候的經歷,再想想現在自己遇到的困難,鄭女士不禁有些困惑和苦惱。

  那么,在教育產業如此繁榮的今天,就真的找不到適合工薪階層的托幼服務么?記者詢問了一家開有多個連鎖店,名為“金寶貝”的早教機構,咨詢人員表示,機構可以為0-5歲的孩子提供早期教育,如果是一個兩歲左右的幼兒,可以選擇包括音樂、美術、運動等在內的70課時的課程,收費為1.3萬元?!霸缃虣C構的課程都是要有家長陪著孩子的,就像上課一樣,每次一個小時,沒有聽說有全托的,我們又不是幼兒園?!碑斢浾咴儐柺欠窨梢匀姓疹櫤⒆訒r,咨詢人員給出了這樣了答復。

  在咨詢了多個招收3歲以下幼兒的機構后,記者發現:目前,雖然有少量私立托幼機構招收3歲以下的幼兒,但大多以智力開發、早期教育為目的,并不是為緩解家長就業壓力而提供的托幼服務。而對于鄭女士需要的公共托幼服務,記者沒有找到一家。

  公共托幼服務都去哪兒了

  “托兒所,北京基本上在本世紀初的時候就沒有了?!睆慕?0年的中國科學院某附屬公辦幼兒園的楊園長這樣告訴記者,“而且為了保證3-6歲適齡兒童都能夠入園,北京不少區的幼兒園從2013年底已經不再招收3歲以下的幼兒入園?!?/p>

  據楊園長介紹,托兒所是計劃經濟時期,單位為了解決職工實際困難而設立的育兒機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服務的豐富,社會辦園逐漸取代了單位辦園,像托兒所這樣的公共托幼服務也就消失了?!俺松鐣l展的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家長因為不放心把孩子給別人帶,而更傾向于由自己或由祖父母撫養幼兒,也使得公共托幼服務變得不再那么必需?!睏顖@長說,她所在的幼兒園以前就有托兒所,但后來因為種種原因也取消了。“托兒所雖然消失了,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服務就沒有需求了。我們幼兒園為了滿足本單位職工的需求,只要職工申請,就可以接收2歲8個月以上的孩子入園。而現在幼兒園小班中,有1/3的孩子都是3歲以下的?!?/p>

  “以前我們也辦過3歲以下幼兒的親子班,而且效果也很不錯,很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但是后來為了保證適齡兒童入學,就停辦了?!痹跅顖@長看來,在托兒所逐漸退出社會后,3歲以下幼兒的托幼服務基本就落在了幼兒園身上,但由于大多數幼兒園場地和師資有限,再加上3歲以下幼兒體質較弱,照顧起來費時費力,因此大部分幼兒園都放棄了招收。但楊園長同時也提到:其實2歲8個月左右是幼兒入學的最佳時期。因為3歲以下幼兒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尚未完全形成,對陌生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比較強,如果這個時候入園,往往能更快地融入到幼兒園的環境中。如果3歲再入園,很多孩子的自主意識已經形成,就難免會產生不愿入園、入園哭鬧等問題。“從幼兒園的角度來說,我們愿意讓2歲8個月左右的孩子提前入園,雖然老師可能會累一些,但之后的教育會更容易,孩子也適應得更快。不過從目前的師資力量和場地條件來看,確實有困難?!睏顖@長說。

  對于像鄭女士遇到的困難,楊園長說自己也深有同感?!拔乙彩强煲斃牙训娜肆耍菂s并不想把過多的時間花在照顧孫輩上,老人也有老人自己的生活,兒孫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要想恢復托兒所似乎也并不容易?!睏顖@長告訴記者,由于照顧嬰幼兒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耐心以及責任心,因此以前托兒所的保育員基本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而現在幼兒園都是20多歲的年輕教師,對于她們來說,照顧這么小的孩子確實是個難題??扇绻變簣@招收歲數大的婦女,管理起來也是問題。“而且我也太不贊成將2歲以下的幼兒送到幼兒園,因為一旦照顧不周出現問題,容易給孩子的成長留下陰影。”

  楊園長認為,對于3歲以下的幼兒來說,由父母來照料是最好的,所以解決問題的最佳的方法還是適當延長母親的產假時間。同時,楊園長還建議,由于現在大班的孩子多傾向于去上學前班,導致幼兒園大班招生不足,因此如果延長產假較難實現,可以適當減少幼兒園大班的數量,留出資源來招收2歲以上的幼兒,以滿足百姓對托幼服務的需要。

  發展公共托幼服務解除父母后顧之憂

  其實,無論是苦惱找不到托幼服務的鄭女士,還是認為應該為2歲以上幼兒提供教育的楊園長,都反映出了社會對于公共托幼服務的需求。由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發布的《中國婦女綠皮書》顯示:在北京和上海接受調查的家長中,分別有55.3%和69.8%的人認為3歲以下的幼兒適宜入托,分別有24.8%和23.9%的人曾有過找不到托兒所的經歷,而這一部分人主要是雙職工和中低收入者家庭。同時,有九成的北京家長認為“有必要發展”托兒所,其中23.6%認為“有必要大力發展”;66.4%認為“有必要適當發展”。上海的家長認為“有必要發展”的比例甚至超過北京,達95.3%,其中30.7%認為“有必要大力發展”;64.6%認為“有必要適當發展”。綠皮書認為,由于3歲以下幼兒托幼服務萎縮,難以滿足父母對“托兒”的需求,客觀上常常造成母親被迫延長產假,中斷職業生涯,增加生育的機會成本。而這一問題值得從公共服務的角度思考和解決。

  對于眾多父母面臨的難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不少委員也注意到了相關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郄秀書認為,《國家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極普及學前教育”、“重視0-3歲嬰幼兒教育”等發展任務,強調明確政府職責,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明確規定。因此,應強化政府對公共托幼服務的責任,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加大政府對托幼服務的投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一方面擴大現有托幼園所的規模,加大硬件投入,增加現有托幼園所的容納量;另一方面增加公辦托幼園所的數量,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推進公共托幼服務的均等化,著力發展質優價廉、中低收入家庭負擔得起的公共托幼服務。同時,要加大教師隊伍建設,招錄一批業務素質過硬的人才,并做好師資隊伍的培訓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李衛、李晉峰、許京軍等委員在提案中提到:目前,我國接收三歲以下嬰幼兒的公辦托兒所、托兒中心基本消失,對于4個月-3歲之間嬰幼兒的撫養教育問題在我國尚存在空白,這也是造成年輕父母“生的起,養不起”以及“隔代教養”的重要原因。對此,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并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到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托兒所、幼兒中心等機構的開辦,解決年輕家庭的實際需要。社區、醫院及其他相關社會公益性組織和機構應針對3歲以下嬰幼兒的撫養教育問題進行不定期的社會培訓,提高年輕父母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適當增加幼兒同父母的接觸時間,如適當延長母親產假時間,延長哺乳假時間,三歲以前嬰幼兒的母親每天可以提前1-2小時下班,為有孩子的家庭增加3-5天的年假等措施。(奚冬琪)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