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敏
“拆違,止新相對容易,拆舊難度就大了。一些村宅、小區,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違法建筑,已經存在了十多年了;一些企業的違建規模大得驚人,‘根深蒂固’。這樣的存量違建,拆起來難啊!”這是去年,記者采訪一些街鎮拆違辦主任時,他們表露的心聲。
大面積拆除存量違建,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今年,本市明確了9個區縣的11個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地塊。同時,制定全市拆違和環境綜合整治原則:堅決拆除違法無證建筑,沒有例外,沒有特殊;堅決依法取締無證經營,即使在合法建筑內的無證經營也堅決取締;徹底消除危險化學品安全隱患;合力整治環境臟亂差現象,市、區、鎮各級政府共同推進,確保落實。
近期,記者采訪中發現,基層干部對于拆違的一些“畏難”情緒正在逐漸消解,不少干部表示,“只要有決心、有信心,工作做實做細,再難啃的‘硬骨頭’也能攻克。”
開好了頭
推進起來就比較順利
“萬事開頭難,拆違也是如此。而一旦開好了頭,推進起來就比較順利了。在依法依規、做好充分準備工作的基礎上,拆違工作要敢于碰硬,開個好頭,一鼓作氣,干出成效。”——基層干部感言
“這條燈輝路,不認得了吧?”近日,閔行區顓橋鎮安樂村黨總支書記張文龍帶記者參觀整治一新的燈輝路。
僅用了2個月時間,燈輝路就“脫胎換骨”了。馬路兩側23000平方米的企業違建,和村民搭建的800多平方米違建,都已拆除殆盡,新砌的圍墻豎起,馬路一下子開闊了許多。
今年8月,閔行區領導到安樂村暗訪,走在燈輝路上,只見兩側企業違法搭建亂象叢生,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一家家具加工企業,本身就屬于違建,還將兩幢廠房當中的空地借給一家快遞公司;一旁的家具加工車間,看不到滅火器,沒有通風設施,粉塵飛揚,氣味刺鼻……暗訪后舉行的現場辦公會上,區領導明確,強化屬地監管責任,街鎮必須依法擔當起應盡的責任;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對發現的隱患,整改必須依法、到位,該關停的必須關停,該取締的一律取締。
鎮村聯手,相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組,開始了燈輝路兩側拆違攻堅戰。顓橋鎮綜治辦副主任金軍民告訴記者,8月初,工作組一家家約談企業,要求他們自行拆違。沒有一家愿意配合,紛紛要求補償各類損失費,開價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工作組貼出“告知單”,要求各家企業自行拆除違建,截止日是9月21日。
9月21日到了,沒有一家企業和小門面店主動拆違,大家都“屏著”。那天,城管、公安、安保公司、公證處等工作人員100多人齊上陣,計劃依法拆除6家違建的門面店。
“我們先行拆除2個門面,一家是雜貨店,一家是勞務中介,工作人員把里面的物品搬出,公證處人員拍好照,物品裝上卡車,運往我們事先準備好的倉庫。看到我們動真格了,其余4家門店老板紛紛表示,‘我們自己搬走’。所以,我們準備的倉庫只派了一天的用場。”金軍民說。
小門面店拆違開了個好頭,大企業拆違也“勢如破竹”。有一家經營電纜的企業,竟在門前“擴展”出購物中心、超市、汽修廠等,違建面積達數千平方米,凡屬違建的,一律拆除。有的小老板“喊冤”,“我們企業是有證的”,有證企業在違法建筑里面經營,也得搬離。有的企業嘆苦經,設備太多,一下子找不到地方搬,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有倉庫,你可以臨時存放;企業有困難的話,我們可以幫你找人手免費搬運設備。”
如今,燈輝路兩側那些開在違法建筑內的印刷廠、服裝廠、玻璃廠、汽修廠、超市、購物中心等已全部搬離,違建得以拆除。
讓大家看到
拆違沒有例外沒有特殊
“老百姓的法治意識在提升,跟他們說,‘既然是違法建筑,就必須拆除’,他們能認同。但同時,老百姓也非常看重公平公正。拆違工作中,我們要讓大家看到,違法建筑必須拆除,沒有例外,沒有特殊。”——基層干部感言
“許浦村說要拆違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么大的量,哪一趟拆完了?”10月中旬,當閔行區許浦村拆違“攻堅戰”拉開帷幕時,村民都持懷疑態度。
許浦村位于華漕鎮東部,村里有525戶人家,違法建筑60萬平方米。全村每年違建民房收益約6600萬元,戶均10萬多元;而村集體違建出租給企業的年收益也有5000多萬元。面對這么一筆可觀的利益,拆違有多難,可想而知。
令人驚喜的是,許浦村拆違工作啟動僅6天,民房拆違簽約率就達到97%以上,超乎想象地迅速。
來村委會簽約拆違的村民,這么議論:“這次拆違是全局性的,每家每戶都要拆”、“不如早點拆掉,我就是生產隊里第三個簽約的”……
從懷疑、觀望,到配合拆違,村民的轉變如何形成?
黨員干部帶頭拆自家的違建,這已成為各地拆違的一條鐵律。工作組還未進駐,許浦村主任和村黨總支副書記,就各自把自家違法建筑里的租戶清退了,并開始拆違。村民們看在眼里,“這回估計是要動真格了。”
村民阿林,家里搭建違法建筑近300平方米,租戶多達30幾人,一年租金可賺20多萬。工作組上門做勸說工作,他表示,“我愿意拆違,但是你們先把村集體土地上的違法建筑拆了,再來找我。”持這樣態度的村民還不少。
村集體的違建當然要拆。這邊,許浦村拆違民房組作入戶動員;那邊,企業組的工作人員也行動起來。10月17日,占地1355平方米的村集體違建——一家大浴場,率先拆除。另一家名為林青工貿的企業,大老板總共搭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違法建筑。10月下旬的一天,閔行區拆違辦牽頭區城管、市場監管局、安監、消防、公安、規土部門以及華漕鎮等,對該企業的違建進行拆除。拆違現場,有不少村民圍觀。
瞧見這陣勢,阿林信服了,到村委會簽約拆違。
立了軍令狀
在“倒計時”下合力攻堅
去年以來,政府部門加大了整治違法建筑的力度,這讓我們一線人員士氣大振。此前我們也有擔心,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對拆違的關注度下降了,我們會不會變得孤掌難鳴?現在看來,沒必要擔心,如今市、區、鎮各級政府共同推進,確保拆違和環境整治的落實。方方面面形成合力,我們工作起來更有底氣了。
——基層干部感言
根據上海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路徑圖”,總面積6700畝的11個地塊被作為重點整治對象,涵蓋市郊9個區縣,涉及企業約1300家。9月下旬,“軍令狀”一下,相關區縣就緊急行動起來,明確責任、布置任務、列出節點。
在挖土機陣陣轟鳴中,浦東新區合慶鎮最大的違法用地項目——海升地塊違建項目于10月10日開始拆除。這是合慶鎮G1501以東地區啟動環境綜合整治以來,取得的一項重要成果。據介紹,海升地塊違建歷史久遠、成因復雜,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但該地塊違建面積占到合慶G1501以東地區違建總面積的1/3還要多,對全局工作具有重大影響,因此浦東新區下定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為集中整治開一個好頭。
青浦區青東農場“五違整治攻堅戰”也已打響。從今年9月到明年6月,青浦將全面推進整治,堅持“先行解約、先行勸退、先行清拆、先行復墾”,全面消除‘五違’現象。從明年6月到2017年底,青浦將開展生態修復與配套建設,加強水系、路網和林帶等建設,努力恢復區域生態環境。
11個重點整治區域以外,各區、鎮還有攻堅克難的“自選動作”,同樣干得熱火朝天。
許浦村村委會,有兩塊牌子非常醒目——
一塊是“許浦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牌子,下設違法建筑拆除組、市場市容規范組、河道綜合整治組、安全隱患整治組等,各個工作組由區、鎮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村干部組成。各組組長、牽頭單位、聯系電話一目了然。
另一塊是“許浦村拆違和環境綜合整治進度”牌子,拆違工作下面包含民房違法建筑、歷史違法用地、河道違法建筑等類別,約談、簽約、拆除等數據日日更新,右下角赫然標著倒計時“x天”。
這一“倒計時”也懸在上海許許多多干部心頭。2015年已近尾聲,拆違和環境整治的軍令狀面前,時不我待。
上一篇:二胎”來了 公共托幼服務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