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八】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李振
11月15日,G20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題為《創新增長路徑 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講話,其中用三段話談到了中國經濟,指出中國仍然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源,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習近平講話指出,中國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依靠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引導,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在今年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和國內經濟深層次矛盾凸顯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仍取得了6.9%的增長,已是難能可貴。然而,國內外對經濟增長放緩并不適應,產生悲觀甚至恐慌情緒。縱向比較,6.9%的經濟增速不是低速,而屬于“中高速”;從基數變大的經濟總量看,按增速7%進行測算,今年經濟增量比去年7.4%產生的還要多。橫向比較,中國經濟增速超過全球主要經濟體,僅次于經濟規模較小、發展程度較低的印度;去年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高達25.8%,居世界各國之首,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中國堅持進行結構性改革和對外開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中國仍是經濟大國,亟需向經濟強國轉型升級。這要求中國堅持推進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對中國而言,穩增長雖有壓力,卻不是最大的困難,轉方式、調結構反而是更大的挑戰。因此,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解決經濟中的深層次和中長期問題。同時,中國正在努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自貿區建設,這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現經濟的內外聯動效應,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經濟具有強勁內生動力。中國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出現換擋的壓力,但仍然具有強勁內生動力。今年以來,中國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服務業占比超過50%;內需結構進一步改善,消費對GDP的貢獻率接近60%;“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孕育新產品、新業態、新產業;互聯網經濟成為拉動經濟的強勁力量,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中國新型城鎮化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創造巨大的投資和消費市場,出現大量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勁推動力。隨著經濟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的逐漸形成,中國經濟的發展基礎會越來越厚實,從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政府堅強有力的政策引導。中國經濟發展追求的不是爆發力,而是持久性。因此,“提質增效”成為近年來中國政策引導的方向。為推動經濟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發展,中國政府編制“十三五”規劃,這成為未來五年中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綱領。“十三五”時期,中國仍處在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的中高速增長,經濟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韌性和回旋余地。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藍圖將創新中國經濟增長路徑,為各國經濟發展創造新機遇。
由于信息不對稱,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前途缺乏了解,部分人士感到憂慮,這是在當下的國際輿論場屬于正常現象。此次習近平主席在G20峰會上的講話,將提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一】接棒在即,中國社會不妨多了解G20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二】巴黎恐襲與中國在G20的“為”與“不為”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三】包容、落實、投資:中土共謀發展迎良機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四】應對巴黎恐襲挑戰,G20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五】G20峰會:對接“十三五”,中國將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六】G20協調邁向新型大國合作,中國貢獻值得自豪
【光明理論·習主席出席G20峰會系列談七】習近平全球經濟治理思想為G20注入中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