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經貿合作
1、助推非洲工業化
將優先支持非洲工業化進程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以產業對接和產能合作為龍頭,以點帶面,助推非洲加快工業化進程,為非洲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積極支持非洲國家根據自身國情、發展需求和切實可行的國際規則,改善投資發展的軟硬環境,完善吸引保護外國投資的法律法規和政府服務,破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人才不足兩大制約發展瓶頸,積極有序推進中非產業對接與產能合作,助推非洲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進程,提高非洲國家生產、生活和就業水平。支持非洲國家建設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筑巢引鳳。引導、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非洲共同建設經貿合作區,作為推進中非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建立生產和加工基地并開展本土化經營,增加當地就業、稅收和創匯,促進產業轉移和技術轉讓。
堅持“義利并舉、合作共贏、開放包容、市場運作”的原則,在條件適宜的非洲國家優先打造中非產能合作先行先試示范區。充分發揮雙方政府的引導、協調、管理和服務職能,加強宏觀經濟管理領域經驗交流;創新雙方在投資保護、金融、稅收、海關、簽證、移民、警務人員往來等方面合作機制,幫助非洲國家增強執法能力建設和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共同促進產能合作取得早期收獲,積累發展與合作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帶動同其他非洲國家的合作發展。
2、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
將支持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作為新時期中國對非合作的優先重點領域,切實加大投入,擴大合作,著力幫助非洲國家解決這一事關國計民生和經濟獨立的基礎產業發展問題。中國愿同非洲國家分享農業發展經驗和技術,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農業技術、農牧漁業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水平,帶動農業產業鏈建設,增強糧食自主生產能力,促進糧食安全,提升棉花等特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加收入,改善農民生活。完善并繼續建設農業技術示范項目,實施農業優質高產示范工程,加強種子研發、推廣和普及,派遣高級農業專家組和農業職業教育教師組,擴大農業管理和技術培訓的規模和效果。建立和完善雙邊農業合作機制,發揮各自優勢和作用,加強項目監督和評估,提高合作質量和水平。鼓勵和促進中非農產品貿易。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開展農業種植、糧食倉儲、畜牧養殖、漁業捕撈及農產品加工等領域投資合作,增加當地就業、產品附加值和創匯,推進非洲農業現代化建設。幫助非洲國家推廣灌溉技術,有效利用水資源,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3、全面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擴大參與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創新投融資合作模式。堅持市場運作為主、點面結合、注重效益的原則,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采取多種模式參與非洲鐵路、公路、通信、電力、區域航空、港口以及水資源開發保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項目投資、運營和管理。鼓勵雙方在項目規劃設計、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工程監理、大型裝備和管理運營等方面開展合作。
堅持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發展協調推進,注重規模和集約效益,優先支持經濟特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等相配套的基礎設施系統建設,為非洲產業發展和中非產能合作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非洲一體化進程。
4、加強中非金融合作
充分發揮優惠貸款等政策性金融、中非發展基金、非洲中小企業專項貸款、非洲共同增長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投融資平臺作用,創新中非金融合作。支持中國金融機構與非洲國家、地區以及國際金融和開發機構加強交流并探討聯合融資合作,支持中非金融機構按照商業化原則合作建立合資銀行。加強央行間貨幣合作,商討擴大跨境本幣結算和互換安排,鼓勵雙方企業在貿易投資中使用本幣結算。支持互設金融機構,加大融資保險支持力度。加強中非在國際金融組織和機制中的協調配合,完善和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5、促進中非貿易與投資便利化
支持更多非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根據履行雙邊換文手續情況,繼續對原產于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實施零關稅。鼓勵中非企業利用港口優勢建設區域物流和商品批發中心。加強對非出口產品質量管理和營銷渠道建設,加大雙方檢驗檢疫合作力度,共同打擊進出口假冒偽劣商品。推動中非海關合作,加強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和執法互助,共同打擊商業瞞騙行為,營造守法便利的貿易環境。幫助非洲國家加強海關、檢驗檢疫能力建設,支持非洲國家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助力非洲區內貿易發展。支持非洲自貿區建設和一體化進程,積極探討與非洲國家和區域組織建立制度性貿易安排。
結合非洲需要和中方優勢,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基礎上,積極推動中非經貿合作提質增效,支持非洲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擴大和優化對非工業、農業、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投資合作,并繼續為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優惠性質貸款及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等,適當提高優惠貸款優惠度。
6、深化資源能源合作
本著合作共贏、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擴大和深化中非資源能源領域互利合作,幫助非洲國家加強資源能源勘探開發和加工能力,提高初級產品附加值,增加當地就業和創匯,將資源能源稟賦轉化為可持續發展和惠及民生的成果。創新中非資源能源合作模式,擴大能礦領域全產業鏈合作。支持非洲國家和區域電網建設,推進風能、太陽能、水電等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綠色能源開發合作,促進非洲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利用,服務非洲工業化。
7、拓展海洋經濟合作
充分發揮非洲有關國家的豐富海洋資源及發展潛力,支持非洲國家加強海洋捕撈、近海水產養殖、海產品加工、海洋運輸、造船、港口和臨港工業區建設、近海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海洋環境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設和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經驗交流,積極支持中非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互利合作,幫助非洲國家因地制宜開展海洋經濟開發,培育非洲經濟發展和中非合作新的增長點,使非洲豐富的海洋資源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造福人民。
上一篇:抓住改革機遇 釋放供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