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首映
小孩爭執,受氣了,找大人,大人說:“找他爹理論去”;大人發生沖突了,要求“到法院理論理論”。理論就是這么具有現場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我們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
從理論與時代的關系看,一切理論都是時代的產物,都在時代中創新;一切理論創新既源于時代,又高于時代。
理論創新源于時代,像船艦那樣航行在時代的江河湖海中。“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理論,并不單指古代君民、如今干群關系,還適用于軍民、師生以及理論創新與時代的關系。“江山代有才人出”“江山代有‘理論’出”,不同時代有不同理論創新。反之,企圖“逃避”時代的理論往往在所處時代里“逃避”,企圖“虛無”時代的理論往往在所處時代中“虛無”,企圖“懸擱”和“架空”時代的理論亦復如此。時代是理論創新之源,理論永遠在所處時代里創新。
“創”這個字,左為“倉庫”的“倉”,右為犁地的“刀”。時代為理論創新提供“倉庫”、器具和土壤,供給豐富資源。時代范圍廣、體量大,積淀深、積累厚,各行各業的理論創新都能得到惠賜;組織復雜、關系錯綜,各種各樣的理論創新都能從中找到線頭和題材、概率和規律;問題多、議題多,變化大、新意濃,理論創新能從中找到題目、靈感和方法。理論創新主要在思想邏輯上革故鼎新。“論從史出”重在“革故”,“論從時代出”更能“鼎新”;“論從論出”,“革故”多于“鼎新”,“論從時代出”則更能“鼎新”。一味翻檢史冊、把玩論著,即使歐美最新一流論著,雖焚膏繼晷、想破腦殼,仍難以顯現理論創新。
“新”這個字左為“立木”,右為度量黃金等的“斤”,古稱“積兩為斤”。當今中國大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理論創新資源無比豐富,理論創新大可“立木”或建樹。五千年中華文明與現代復興形成雄渾交響曲,13億多人奏響雄壯強國主題曲,為理論創新鑄造黃鐘大呂提供悠遠歷史縱深、廣袤現實空間。中國特色、中國模式、中國價值、中國觀念、中國制造、中國奇跡、中國故事、中國話語等,為理論創新提供不竭智能和動能。與時代為伍,領悟時代、洞徹時代、縱橫時代,就能更好開展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高于時代,如同鷹或空中偵察機、遙感衛星等飛行器那樣,翱翔在時代這浩瀚無垠的蒼穹。
理論創新屬高智商、大智慧創新。“高”就“高”在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把當今七大洲四大洋盡收眼底,把中國與世界的種種鏈接盡收眼底,把各地在干的大事盡收眼底。“高”就“高”在站在時代制高點看世界,突出時代性、彰顯時代性。理論是縱橫古今中外的作品,首先作為縱橫今日中外的作品;理論探討本質和規律等,首先以時代為出發點探討它們;理論展示古往今來戰略,首先昭示今天應對自然、能源、科技革命等的戰略;理論研判趨勢走向,首先研判今日趨勢、明日走向。“高”還“高”在經總結反思、推理演繹、提煉升華,將“源于時代”累積的“量變”分析上升到“質變”階段,從認識的必然王國邁向自由王國,使理論創新成為創新理論。
中國正從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促進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其形其勢,其規律其特征,其挑戰其問題,其思其理,夠寫一萬本書。中國理念與歐美觀念交流交融交鋒,成為中西思想交流史上最直接最激烈最壯觀景象,“歐美中心論”“西天取經法”得到質疑和改造,中國在世界上的理論創新恰逢其時。“大數據”已不只是工具,正改變人類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不同往昔的時空論、認知論和方法論,供給中國理論創新新引擎新機理。吮吸全球時代營養,中國創新理論不僅能造就“高原”,而且能創造“高峰”,為人類理論發展作出新貢獻,為完善“地球村”奉獻新方略。
大時代須有大創新,大創新成就大理論。同時,理論創新又居于全面創新的“腦動力”和“排頭兵”位置,必將激發、引發、煥發這大時代的其他全面創新。
上一篇:開局之年要有“那么一股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