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觀專利來看,近五成在北京,四成在天津,河北不足一成。2014年北京郊區縣獲得外觀專利1529項,占比達48%,同比減少4.91%。天津郊區縣以1392項外觀專利占比四成,同比減少25.84%。河北省11個地級市占比不足一成,但是相較2013年增長13.30%。見圖6、圖7。
2014年京津冀外觀專利獲得占比
圖6 2014年京津冀外觀專利獲得占比(單位:%)
2014年京津冀外觀專利增幅
圖7 2014年京津冀外觀專利增幅(單位:%)
(二)從商標數量來看,六成在北京,三成以上在天津,河北僅占2%
2014年北京郊區縣商標數量18980項,占比超過六成,同比增長44.89%,其中通州區占京津冀商標注冊總量的14.21%;天津郊區縣以10339項商標數量占比35%,同比增長20.60%,其中濱海新區占京津冀商標注冊總量的15.27%;河北省11個地級市僅占2%,同比增長21.10%。2014年排在前10位的是濱海新區、通州區、昌平區、大興區、順義區、房山區、平谷區、懷柔區、北辰區、密云縣。這表明,濱海新區、通州區、昌平區、大興區等地的企業創造力和發展活力旺盛,通州、昌平和大興正在從原先的“睡城”(居住功能)逐步轉變為產城融合的態勢。見圖8、圖9。
2014年京津冀商標數量占比
圖8 2014年京津冀商標數量占比(單位:%)
2014年京津冀商標數量增幅
圖9 2014年京津冀商標數量增幅(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