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從應然到實然:馬克思社會批判的價值取向轉變

2016-02-08 08:30 來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我有話說
2016-02-08 08:30:17來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第二,實然價值取向為主的社會批判的核心在于對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矛盾的深刻揭露和徹底批判。

  馬克思緊緊把握住生產力與生產關系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性問題和內源性矛盾進行了深刻揭露。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受內在貪婪本性的驅使,不斷擴大自身控制的范圍,拓展世界市場,并將所有國家都納入這一宏大的世界市場之中,使其一切生產活動都演變為全球性的生產活動。資產階級在這種殖民、擴張以及迅速發展中,將分散的資源和分離的人口以資本主義掠奪等多種方式聚集起來,其結果就是將所有生產資料和財產都集中在少數的統治者——資產階級的手中,而人口也逐漸從原先的散居狀態變為集聚于城市和工廠的密集狀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必然帶來其在政治上的話語權和統治力,從而將整個世界都收歸至其剝削與壓迫的殘酷統治之下。

  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構建的商業帝國以自己的方式,即“商業危機”來反抗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事實上,“商業危機”及資本主義原先的支配權逐漸喪失,其根源就在于生產力的發展已達到極高的程度,以至于資本主義的所有制關系已不能夠適應其發展,這種不適應“使整個資產階級社會陷入混亂”,“使資產階級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脅”[4]37。為解決這一問題,要么徹底改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但那意味著資產階級自己毀滅自己的生存根基;要么依靠奪取新的市場來緩和自身矛盾,但這種緩和手段無論如何都無法阻止歷史的必然進程,迎接它的只能是更為徹底的革命,即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資本主義必將滅亡。

  第三,實然價值取向為主的社會批判的最終旨趣在于揚棄價值預設,構建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現實的“自由王國”。

  批判的過程也是建構的過程,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時,馬克思也開始了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建構。經過對經濟學的細致研究和對社會現實的深度考察,馬克思不再將問題及其解決置于哲學范疇之內,而是從現實出發并進行科學的、合乎規律的邏輯演繹,并最終尋找到可以抵達現實的“自由王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實踐路徑。以實然價值取向為主的社會批判的特點就在于其所指向的最終旨趣不是一種應然狀態,而是徹底揚棄原先的那種虛幻、抽象的價值預設,將理論的出發點設定在現實之中,并通過實踐性的革命手段構建一個合乎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理想社會——共產主義和人類解放的社會。

  馬克思從應然到實然的批判價值取向的轉變是馬克思思想發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其人類解放思想實現的內在要求。缺乏以實然價值取向為主的社會批判的支撐和助推,馬克思的人類解放也只能止步于抽象思辨式的人性復歸,而非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以實然價值取向為主的社會批判之于馬克思思想的建構,其意義重大而深遠。

  參考文獻:

  [1]謝永康.理論批判與改變世界——從康德到阿多諾的哲學實踐[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3(6).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汪信硯,劉秉毅.論馬克思的哲學觀[J].哲學研究,2013[12].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