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光明網特稿】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功成:走向定型的社保體系最給人民獲得感

2016-03-03 09:58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6-03-03 09:58:17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光明網特稿】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功成:走向定型的社保體系最給人民獲得感

  

  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

  社會保障是關乎基本民生福祉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公眾關注度最高、反映最敏感、聚焦最持久的重要民生領域。“十二五”是新型社會保障體系從長期漸進的試驗性改革狀態走向成熟、定型的重要過渡期。

  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全面推進。這一階段,以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綜合型社會救助制度基本形成;普遍性養老金制度得以確立;全民醫保體系基本建成;各項社會福利事業在穩步發展;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制度框架輪廓已經清晰。此外,國務院還于2015年8月17日發布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意味著養老保險基金長期貶值的困局將得以解脫,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標可以通過更加寬松的投資方式與投資渠道得到保證。

  社會保障法制建設與立法機關的作用明顯加強。“十二五”期間,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的一個重大進步,就是專門的社會保障法律開始得以制定與實施,相關社會保障法律得以完善,行政機關向立法機關報告社會保障事項并接受其監督逐漸走向常態化。過去那種由行政部門壟斷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決策、管理、經辦、監督等事務的格局正在被送進歷史,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與各種社會保障組織等依照法定職責各司其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十二五”期間國家立法機關對社會保障監督職能的強化,也是社會保障制度逐漸步入法制化軌道的又一客觀標志。這一時期的進展主要有二:一是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國家立法機關監督范圍。2013年3月8日,財政部向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報送了社會保險基金預算,首次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中央預算口徑管理,接受國家立法機關監督,這為社會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開展社會保障專題詢問,推進立法機關組成人員對政府部門組成人員的直接對話并讓其接受公開監督。2014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監督和對行政部門社會保障工作的監督將成為國家立法機關的常態性工作。因此,社會保障改革與制度建設已經不再單純是政府部門的事情,而是伴隨著立法機關越來越深的介入,已經進入了走向法制化時代的初級階段。

  公共投入的力度和惠及民生的廣度前所未有。在“十二五”期間,國家財政用于社會保障與就業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是社會保障支出)合計達到7.2萬億元(2011-2013年為決算數,2014年為執行數,2015年為預算數),是“十一五”期間累計支出3.3萬億元的2.2倍,年均增長15.0%;用于醫療衛生和和計劃生育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是醫療保障與公共衛生支出)合計為4.6萬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累計支出1.7萬億元的2.7倍,年均增長17.1%。正是由于公共投入的力度持續加大,社會保障惠及民生的廣度亦前所未有,各項社會保障的待遇亦持續提高。1.普遍性養老金制度使全體符合退休條件有老年人均能夠按月領取數額不等的養老金,該項制度惠及全國2.3億多老年人。2.全民醫保體系的保障水平持續提高,該項制度惠及13億多人口。3.新的農村扶貧標準確定為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社會救助制度惠及逾億困難群體與不幸者。4.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大,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得到實惠。

  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努力,伴隨制度體系日益健全和保障水平持續提升,中國的社會保障不僅事實上為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提供了基本途徑,而且客觀上已經成為全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證,它也是帶給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烈、最實惠的重大制度安排。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