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準確地“知”,第三是指對“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的各個組成部分,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了解這些發展戰略重點在實踐中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比如,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在鄧小平同志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基礎上逐步發展而來的:在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中擴展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三位一體;在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中擴展為包括和諧社會建設在內的四位一體;在十八大報告中擴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比如,五大政策組合,是在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這三大政策支柱基礎上,到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充實了產業政策要準、改革政策要實這兩條后,組合成五大政策支柱的。又比如,中央關于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重點,也經歷了一個發展完善的過程: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這“三期疊加”和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概念;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的大邏輯作出系統論述;2015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科學內涵及其與西方供給學派的本質區別作出深入系統的論述。全面了解“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有助于我們在實踐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所謂科學地“行”,第一是要把“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的各個方面貫通起來理解、打通起來貫徹。“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的各個方面,是一個有緊密內在聯系的整體,其中的每個戰略重點都不是單獨的一個閉環,而是像奧運五環標志那樣環環相扣的全鏈條之一。比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對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總包含、全覆蓋;后三個“全面”,也都滲透和體現在五位一體的全面建設之中。比如,五大發展理念作為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發展導向,其每一個理念都滲透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同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對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起到改革的推動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黨的建設的保證作用。而補短板、防風險這個發展戰略重點,又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支柱性政策和五大重點任務緊密相關。所以,只有把“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的各個方面貫通起來理解、打通起來貫徹,才能做到相互促進、齊頭并進,防止單打獨斗、顧此失彼,偏執一方、畸輕畸重。
所謂科學地“行”,第二是既要全面貫徹“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又要善于抓住每一個發展戰略重點中的重中之重,真正做到“兩點論”與“重點論”的辯證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闡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時強調指出,要抓住能夠帶動五大發展理念落實的重點工作,統籌推動五大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對每個發展理念也要抓住重點,以抓重點推動每個理念在實踐中取得突破。這就啟迪我們,一定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把“兩點論”和“重點論”的有機統一,體現在貫徹“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的全部工作和全部實踐之中。
比如,五大發展理念的每一條都很重要,但居于我國發展全局核心位置的創新發展更為重要。中央強調,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也就是說,要把創新發展的理念貫徹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支柱性政策、補短板、防風險等每一個“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之中。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那樣:“在新一輪全球增長面前,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我們要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銳意改革,激勵創新,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斷尋求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再比如,“十三五”發展戰略重點中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是一個系統設計,對于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來說,這五大重點任務每一條都不可或缺、不可偏廢。但從實際操作來看,抓好去產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在當前來說更為重要。正因為這樣,中央強調,要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產能的“牛鼻子”,通過兼并重組乃至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按照中央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著力在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減少過剩產能,讓“僵尸企業”入土為安。如果全國各地、各相關產業和企業,都能在這個問題上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不但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騰出寶貴的實物資源、信貸資源和市場空間來加大有效供給,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市場預期。同時,中央也強調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
所謂科學地“行”,第三是要更廣泛更有效地把干部隊伍、企業家隊伍、創新人才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領導是決定的因素。各類所有制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廣大企業家在“十三五”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企業家營造寬松透明的法治環境,對穩定預期、增強信心至關重要。充分調動創新人才積極性,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創新型經濟,把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也至關重要。同樣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干部隊伍積極性。“十三五”五大發展戰略重點,都要靠各級干部帶領群眾去真抓實干,才能逐一落到實處。各級干部都要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振奮起激情燃燒的歲月那種干事創業的銳氣、不屈不撓的勇氣、破解難題的才氣,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為落實“十三五”五大發展戰略重點殫精竭慮、不懈奮斗。中央已經明確,要對領導干部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同時提出了“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政策界線,提出要把政治強、業務精、敢作為、作風正的領導干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推動廣大干部安心、安身、安業,擔當起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任。在這樣的情況下,各級干部不能再甘于能力不足“不能為”、動力不足“不想為”、擔當不足“不敢為”,而是應該深明大義、充滿信心、鼓足干勁、積極作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改革發展攻堅戰再立新功,絕不辜負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信任,絕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待。
上一篇:政府工作報告:凝共識 開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