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科學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刻內涵

2016-03-07 09:31 來源:人民日報  我有話說
2016-03-07 09:31:40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

  在現代,政府已認識到存在市場失靈,需要進行經濟調控。但從需求側觀察市場失靈與從供給側觀察市場失靈的涵義是不同的。

  從需求側觀察,市場失靈主要是其功能性局限,市場即使能夠順暢運行,仍然可能發生需求不足和非自愿失業的不合意現象。因此,以需求管理為基本內容的宏觀政策具有貨幣性、短期性和總量性,即政策措施主要是在貨幣層面操作,包括調控貨幣供應和財政收支的松緊;調控時間是短期的,即“熨平”經濟波動周期;調控和干預著力于生產總量的增長率、就業率、物價總水平、進出口總量等總量指標。

  從供給側觀察,市場失靈主要是由于存在結構性障礙,市場未能順暢運行,導致調節機制的系統性失效。因此,從供給側著力的對策措施是實體性、長期性和結構性的,即主要是對實體經濟層面的調整,著眼于取得長期效果,例如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強經濟活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等;調控和干預主要著力于化解特定產業的過剩產能,消化庫存,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由于認識到市場未能順暢運行,看到市場體系和機制的不完善之處,供給側對策更強調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也就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掌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辯證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達到的緊迫目標,一是穩定經濟增長,二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穩定經濟增長的含義不再是采取刺激性政策來擴張生產規模,而是激活實體經濟新的內生動力,提高潛在增長率水平。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含義是逐步擺脫資源驅動和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使產業結構現代化、綠色化、高效化,產業升級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需要科學把握的是,供給側和需求側是描述復雜經濟現實的概念,而任何經濟學概念都不可能絕對精確地對應客觀現實,因為現實世界本身并無絕對的界限。可以看到,同一類經濟行為(現象)往往都具有供需的雙重含義。以通常認為是需求“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為例,對短期(本期)來說投資是需求,表現為支出貨幣購買生產要素;而對長期(下期)來說投資是供給,決定生產能力和技術狀況。其實,無論是需求側對策還是供給側對策,都得運用投資手段,只不過前者主要著眼于短期目標(應對經濟波動),后者主要著眼于長期目標(實現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