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專家學者話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副主席 曹德旺
對慈善立法體現社會進步
本次全國人大審議慈善法草案,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為這件事情感到自豪、驕傲,因為對慈善立法是在國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的。例如美國是在1894年推出慈善立法的,而1900年美國的農業人口比例在60%,與中國現在的狀態基本相似。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當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不能有效解決貧富差距問題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慈善手段進行調節。慈善立法不是強制捐款,而是要有效保證捐贈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有效制止利用慈善名義進行的欺騙行為,平息老百姓的不滿。
慈善自身立法也需要稅法保障
大家在為慈善立法驕傲的同時,也要明白慈善的發展將會是長期的過程。美國在1894年就慈善立法以后,相當長的時間里政府對慈善感到失望,百姓對一些欺騙行為也有許多不滿。真正解決美國慈善的問題,讓它健康發展起來的,是1969年美國稅收改革法案的推動,這在慈善立法后經歷了大概70多年的時間。
稅收改革法案簡單地規定,既然是私人捐贈,就存在捐贈是否需要交稅的問題。美國稅改以后,法律非常嚴厲,不管是企業法人還是自然法人,捐贈的首先必須是合法收入。在未交稅前捐贈給指定的慈善機構,以及科研機構,在報稅的時候填上一個規定的稅號就可以免稅了。這樣不管是個人還是機構,確確實實捐給國家法律規定的慈善公益機構做善事的,就可以免去所得稅。如果是把錢捐到營利性機構,再申報免稅,就是欺騙國家,會被追究法律責任。這樣就約束了不正當行為,通過稅收改革推動了美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立法和辦法一樣,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應運而生。現在做慈善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例如捐贈涉及資產定價的問題,捐贈者捐出資產后的責任劃分、所得稅問題等,都需要法律來進行清晰的規定。美國慈善立法后并沒有解決慈善的問題,直到稅務改革法案抓住要害,才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
建議增加增值稅可抵扣項
目前中國經濟存在一定困難,特別是制造業企業方面,南方很多企業受到影響。福耀集團本身的效益還可以,但是我作為政協委員,應該以這個名義真正為國家出力獻策。
中國現在的稅負太重。比較美國和中國生產玻璃的成本,稅負這一項,中國比美國高出約百分之二十幾。例如,美國的稅前利潤是一百元,但是各種稅費、包括員工保險等加起來,在應稅利潤中約占40%,中國是約占70%,主要貴在增值稅。我們的增值稅在流轉環節開征,企業還沒有賺到錢就有稅。一些制造業企業在虧損狀態下還需要按營業額征收百分之六七的稅,無疑是雪上加霜。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人工成本、固定資產這就等不能納入進項可抵扣項目,這是大項。我這次提議增加可抵扣項,以提升中國企業的競爭力。我們做過大量調研,美國沒有這種稅,越南、柬埔寨等國家有這種稅,但是工資、折舊可以抵扣,因此他們的稅也很低。要與美國以及周邊國家來競爭,成本起跑線應該跟他們一樣,否則中國企業就沒有競爭力。
企業“走出去”要做好充分準備 尊重當地文化
企業“走出去”之前,一要想清楚為什么“走出去”,二要想清楚“走出去”做什么,三要想清楚去哪里、為什么去。這些問題都要弄清楚,并做好充分準備才能真正“走出去”,否則就會遭遇挫折。
真正“走出去”,一定要記住自己是中國人,同時要尊重當地文化。美國人把一條道路改成福耀大道,因為福耀在美國經營非常遵守美國的規矩,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跟他們商量,也尊重當地的文化、民情、民風、民俗,以及對勞動權益的保護,從而得到從上到下的認可,這樣才能夠真正立足。(光明網記者劉暢)
上一篇:追憶青春時的“電腦”與“人腦”
下一篇:邁入追求影響力的中國外交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