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核心價值觀,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丁元竹 | 2014-03-13 | 宋雅娟 |
【內容提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系。這一說法透徹地分析了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在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和個人修養在提升國家治理能力中的角色。
價值觀是文化中的共同的東西,它告訴人什么是好的、對的、合適的,也告訴人什么是壞的、錯的、不合適的,它決定了人們的喜惡,也直接影響人們的行為。它可以體現在具體的行為中,也可以體現在一般的判斷里,用來規范自己,判斷別人。盡管文化中的某些文化價值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但是大部分的價值觀,特別是成就感、效率、物質享受、平等,等等,都會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這也是為什么中華民族歷經千年,始終保持認同的原因。
如何把這些核心價值內化為全民族的行為,逐步變成民德、民俗,成為全體社會成員遵循的行為規范。把全體人民認可和認為可以接受的核心價值內化為民族的行為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對此,一定要有清醒認識,切不可僅僅認為通過媒體的宣傳就可以樹立支配人們行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