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須以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
孫來斌 | 2014-03-14 | 宋雅娟 |
【內容提示】中國人歷來具有家國情懷,古有“修身、治家、齊國、平天下之說”,今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之吟唱,這樣一種精神彌合了各個階層、各個民族之間的隔閡,形成強烈的歸屬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正是因此,愛國主義成為民族精神的核心。
當前,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堅持繼承傳統(tǒng),又要積極創(chuàng)新。中華傳統(tǒng)文化對當前現(xiàn)代化建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天人合一,內生外王”的精神境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人生態(tài)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等等,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凝聚了千百年的中華民族的生存經(jīng)驗和生存智慧,也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此為根基。
同時,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交融、交合、交流更加頻繁,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在此情況下,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必須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敢于和善于學習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精神,從而引領中華民族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